1) the old of lagu nationality
拉祜族老人
2) Lahu nationality
拉祜族
1.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Elements in Adults Hair of Lahu Nationality in Yunnan;
云南拉祜族人发中几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2.
On the Traditional Idea of Eco-Ethics of the Lahu Nationality;
拉祜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3.
A Trial Analysi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ahu Nationality s Primitive Religion and the Habitual Laws;
试析拉祜族的原始宗教与习惯法的互动
3) Lahu people
拉祜族
1.
On the Necessity of Setting up the Network Schools of Lahu People's Traditional Sports
建立拉祜族传统体育项目网点学校的必要性分析
2.
The edible flowers consumed by the Lahu people in Southwest Yunnan,China,has been studied intensively in the present paper.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拉祜族的食用花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有相当多的花卉种类在一个狭窄的范围被一个单一的民族食用,实属罕见;首次全面报道了拉祜族食用花卉92种,分别属于37个科。
3.
In this article ,I will try to recognize the land system of Lahu people through the.
澜沧拉祜族刀耕火种农业正在逐渐消失,与之相关的社会组织制度(如土地制度)、宗教现念也有可能发生重大变迁。
4) Lahu
['lɑ:hu:]
拉祜族
1.
On the Adjustment and Renewal of Lahu Folk-custom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tion;
拉祜族现代化进程中民俗生活的调适与更新
2.
The Cross-Cultural Psychoanalysis on Suicide Behavior between the Ethnic Groups Lahu and Naxi;
拉祜族和纳西族自杀行为的跨文化心理分析
3.
This essay is based on the Lahu costume art,Lahu people,one of the minority, unique in Yunnan,with small population,living in mountains on the border,home to.
本文的研究载体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拉祜族服饰艺术,拉祜族人口不多,居住在边境的山区,罕为人知,研究资料极其有限。
5) the Lahu nationality
拉祜族
1.
This paper make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history and education of the Lahu national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ethnography.
本文从民族志的视角出发,概要地论述了拉祜族教育的历史,如实地反映了拉祜族现代学校教育面临的教育投入有限、低学业成就、高失或辍学率、接受小学以上教育机会较少等问题。
2.
Fire has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hu nationality and left its vivid hallmark on them, that is, Lahu fire culture with its own ethnic traits.
火在拉祜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6) the Lahu
拉祜族
1.
Sex Ratio, Marriage Squeeze and Ethnic Females’ Marriage Migration in China——A Case Study on the Lahu and the Va;
性别比、婚姻挤压与妇女迁移———以拉祜族和佤族之例看少数民族妇女的婚姻迁移问题
补充资料:拉祜族宗教
中国拉祜族固有的宗教。该族约30.4万人(1982),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保留某些母系家庭公社制。清初已有佛教传入,并同本族固有宗教相融合,成为主要的宗教信仰。20世纪初虽有天主教和新教的传入,但影响很小。
农业祭祀 ①祭山。在刀耕火种的年代,每年伐林垦荒,必先祭山。勐海县拉祜族的祭山仪式是,先在地上插一棵小树,燃烛撒米,念咒驱鬼,占卜吉凶。第二天,如小树不倒,则认为神示可砍伐;如小树已倒或倾斜,则认为神示不吉,需另选山地。②祭种。播种前,全村集资买猪作祭品,由祭司主持祭祀种籽。祭后,各家派人协助祭司先播种,而后各家才能播种。播完,各家在自己的地中央插一木棍,上挂装有蜡烛、花朵的小竹箩,用以祈求地母保护作物茁壮成长和丰收。澜沧县拉祜族地区,栽完水稻,还要集中祭"田鬼",各家出米一碗、盐一块以及香、蜡等物,由巫师主祭。③尝新。每年两次。一次尝新玉米,一次尝新稻米。以尝新稻米最为隆重,各家杀猪祭祖。在尝新的当天上午,先向神灵献祭新米,再祭家神;中午,在祭司和铁匠家吃"团结饭"(该族认为祭司和铁匠对丰收有很大贡献),庆祝今年丰收,预祝明年获得更大丰收。④祭谷。收获时,要举行叫谷魂仪式。届时,带一只鸡到收割地,并用鸡爪将稻谷扒进袋里,表示叫谷魂回家。然后,沿途一面撒谷,一面念咒,以免惊走谷魂。到家后,杀鸡献神;并将鸡脚和少量稻谷装在一小布袋内,挂在谷仓里,祈求谷物经久不坏,明年再获丰收。
祖先崇拜 拉祜族较普遍存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家庭组织。勐海县的拉祜族,大家庭成员按性别组成"屋吉"。父系子孙组成男屋吉,共同供奉一个男祖先。女屋吉由母系和她的姐妹的女儿、孙女、曾孙女等组成,共同供奉一个女祖先。各屋吉各有一个家长,称为"屋唯高",逢年过节带领各户祭祀共同供奉的祖先。一部分拉祜族供奉家神"耶尼",每逢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三十,过年、过节、婚丧、生育、迁移等均要进行祭祀。家人生病也要向耶尼祷告,搬家时,要先迁移和安置好耶尼"居处"。
哀牢山区拉祜族,只祭父母一辈。由长兄主祭,兄终弟及。如果父在母殁,儿辈自祭其母,父亲则继续奉祀其本人的父母。
丧葬仪式 土葬、火葬并行。勐海县拉祜族的葬仪,为头东脚西,脸朝下,身体半侧,双手交叉于胸前。他们认为,死者如仰面平躺安葬,将给生者带来灾难。葬后,家属须用煮熟的猪嘴、耳、蹄和尾巴在祖先灵前献祭,表示追念。丧葬当晚,全村群众到死者家中唱歌跳舞,以示驱逐鬼魂出寨。在实行火葬的地区,每个村寨有公共火化场。火化时,将遗体放在堆成四方形的木柴堆上;死者为女性,叠柴七层,男性叠九层。
巫师与巫术 称巫师为"毕摩"或"摩巴"。有的地区又将其分成不同的等级,大巫师称"安恩路",小巫师称"周比"。也有将巫师分为红、白、黑三种的,红巫称"毕摩尼",白巫称"毕摩普",黑巫称"毕摩那"。巫师为人占卜驱鬼。有的巫师宣称头痛、肚痛是触犯雷鬼,须到村寨附近找一棵枝叶茂盛的树,在树下搭一竹楼,用米、饭、黄鸡献祭,送走雷神。其他如眼睛红肿,被认为触犯了月亮鬼;四肢浮肿是水鬼作祟;上山伐木后得病是冒犯树鬼或箐鬼,均由巫师作法,施行巫术。
农业祭祀 ①祭山。在刀耕火种的年代,每年伐林垦荒,必先祭山。勐海县拉祜族的祭山仪式是,先在地上插一棵小树,燃烛撒米,念咒驱鬼,占卜吉凶。第二天,如小树不倒,则认为神示可砍伐;如小树已倒或倾斜,则认为神示不吉,需另选山地。②祭种。播种前,全村集资买猪作祭品,由祭司主持祭祀种籽。祭后,各家派人协助祭司先播种,而后各家才能播种。播完,各家在自己的地中央插一木棍,上挂装有蜡烛、花朵的小竹箩,用以祈求地母保护作物茁壮成长和丰收。澜沧县拉祜族地区,栽完水稻,还要集中祭"田鬼",各家出米一碗、盐一块以及香、蜡等物,由巫师主祭。③尝新。每年两次。一次尝新玉米,一次尝新稻米。以尝新稻米最为隆重,各家杀猪祭祖。在尝新的当天上午,先向神灵献祭新米,再祭家神;中午,在祭司和铁匠家吃"团结饭"(该族认为祭司和铁匠对丰收有很大贡献),庆祝今年丰收,预祝明年获得更大丰收。④祭谷。收获时,要举行叫谷魂仪式。届时,带一只鸡到收割地,并用鸡爪将稻谷扒进袋里,表示叫谷魂回家。然后,沿途一面撒谷,一面念咒,以免惊走谷魂。到家后,杀鸡献神;并将鸡脚和少量稻谷装在一小布袋内,挂在谷仓里,祈求谷物经久不坏,明年再获丰收。
祖先崇拜 拉祜族较普遍存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家庭组织。勐海县的拉祜族,大家庭成员按性别组成"屋吉"。父系子孙组成男屋吉,共同供奉一个男祖先。女屋吉由母系和她的姐妹的女儿、孙女、曾孙女等组成,共同供奉一个女祖先。各屋吉各有一个家长,称为"屋唯高",逢年过节带领各户祭祀共同供奉的祖先。一部分拉祜族供奉家神"耶尼",每逢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三十,过年、过节、婚丧、生育、迁移等均要进行祭祀。家人生病也要向耶尼祷告,搬家时,要先迁移和安置好耶尼"居处"。
哀牢山区拉祜族,只祭父母一辈。由长兄主祭,兄终弟及。如果父在母殁,儿辈自祭其母,父亲则继续奉祀其本人的父母。
丧葬仪式 土葬、火葬并行。勐海县拉祜族的葬仪,为头东脚西,脸朝下,身体半侧,双手交叉于胸前。他们认为,死者如仰面平躺安葬,将给生者带来灾难。葬后,家属须用煮熟的猪嘴、耳、蹄和尾巴在祖先灵前献祭,表示追念。丧葬当晚,全村群众到死者家中唱歌跳舞,以示驱逐鬼魂出寨。在实行火葬的地区,每个村寨有公共火化场。火化时,将遗体放在堆成四方形的木柴堆上;死者为女性,叠柴七层,男性叠九层。
巫师与巫术 称巫师为"毕摩"或"摩巴"。有的地区又将其分成不同的等级,大巫师称"安恩路",小巫师称"周比"。也有将巫师分为红、白、黑三种的,红巫称"毕摩尼",白巫称"毕摩普",黑巫称"毕摩那"。巫师为人占卜驱鬼。有的巫师宣称头痛、肚痛是触犯雷鬼,须到村寨附近找一棵枝叶茂盛的树,在树下搭一竹楼,用米、饭、黄鸡献祭,送走雷神。其他如眼睛红肿,被认为触犯了月亮鬼;四肢浮肿是水鬼作祟;上山伐木后得病是冒犯树鬼或箐鬼,均由巫师作法,施行巫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