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chinability
[məʃi:nə'biliti]
切削性
1.
A success story on the use of hexagonal BN for demanding machinability applications;
利用六方BN改进切削性的一个成功范例
2) machinability
[məʃi:nə'biliti]
切削性能
1.
The machinability of PCBN tool has been analyzed when machining titanium alloy in terms of cutting force,surface finish and tool life.
采用PCBN刀具对钛合金TC4进行了高速车削试验,从切削力、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刀具寿命等方面分析了PCBN刀具加工钛合金的切削性能,并与未涂层硬质合金刀具、涂层硬质合金刀具作了比较,证明了在高切削速度、低进给量和小背吃刀量的条件下,PCBN有着较长的刀具寿命。
2.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opper on the machinabi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4Cr16Mo plastic mould steel.
通过铣削试验和钻削试验研究了铜对4Cr16Mo耐腐蚀塑料模具钢切削性能的影响,采用浸泡试验和极化曲线研究了铜对4Cr16Mo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3) cutting performance
切削性能
1.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oating Technology and Cutting Performance of Coated Tool;
刀具涂层技术及涂层刀具切削性能的试验研究
2.
The laser hardening technique and cutting performance test of the wood-slicer's blade;
木材削片机飞刀激光强化工艺及切削性能试验
3.
Effect of microwave plasma-etching decarburization on adhesive strength and cutting performance of CVD diamond-coated tools;
微波等离子体刻蚀处理对金刚石薄膜涂层刀具附着力和切削性能的影响(英文)
4) plasticity cutting
塑性切削
5) cutting ability
切削性能
1.
Elaborated the cutting ability of Ceramic tools,discussed the questions tha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practice uses and made an elementary discussion so that can widely use ceramic tools in mechanical machining industry.
阐述了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和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推广应用陶瓷刀具作初步的探讨。
2.
Elaborated the cutting ability of ceramic tools,discussed the questions tha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practice uses and made an elementary discussion so that can widely use ceramic tools in mechanical machining industry.
陶瓷刀具材料是一种先进的切削刀具材料,随着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由于其优良的切削性能和高的性能价格比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3.
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cutting ability of PCBN cutting tools, discussed the questions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practice uses and made an elementary discussion so that we can widely use PCBN cutting tools in mechanical machining industry
文章阐述了PCBN刀具的切削性能和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为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推广应用PCBN刀具作初步的探讨。
6) machinability
[məʃi:nə'biliti]
可切削性
1.
Owing to excellent machin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mica glass-ceramics materials have goo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s of orthopaedics and teeth prosthetics,as well as be of great interests to materials scientists and medical scientists.
文内介绍了云母基玻璃陶瓷的分类、结构、可切削性及制备方法,并对其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综述了国内外对云母基玻璃陶瓷改性的研究进展,包括Ba云母和Ca云母增强,ZrO2增韧,热挤压和热压增强以及生物活性的改善。
2.
Grey theory and uniform design were appli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chinability and compositions of SiO_2-Al_2O_3-CaO-MgO-K_2O-F~-glass-ceramics.
将灰色理论与均匀设计应用于研究SiO2-Al2O3-CaO-MgO-K2O-F-体系微晶玻璃中氧化物组分与可切削性能的关系。
3.
The relative machinability of the titantium alloy is analyzed.
分析了钛合金的相对可切削性 ,阐述了钛合金切削加工条件 ;以钛合金车加工和孔加工为例介绍了钛合金加工刀具的设
补充资料:切削加工:金属切削原理
研究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相互作用和各自的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在设计机床和刀具﹑制订机器零件的切削工艺及其定额﹑合理地使用刀具和机床以及控制切削过程时﹐都要利用金属切削原理的研究成果﹐使机器零件的加工达到经济﹑优质和高效率的目的。
简史 金属切削原理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1851年﹐法国人M.科克基拉最早测量了钻头切削铸铁等材料时的扭矩﹐列出了切除单位体积材料所需功的表格。1864年﹐法国人若塞耳首先研究了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1870年﹐俄国人..季梅首先解释了切屑的形成过程﹐提出了金属材料在刀具的前方不仅受挤压而且受剪切的观点。1896年﹐俄国人..布里克斯开始将塑性变形的概念引入金属切削。至此﹐切屑形成才有了较完整的解释。1904年﹐英国人J.F.尼科尔森制造了第一台三向测力仪﹐使切削力的研究水平跨前了一大步。1907年美国人泰勒﹐F.W.研究了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发表了著名的泰勒公式。1915年﹐俄国人..乌萨乔夫将热电偶插到靠近切削刃的小孔中测得了刀具表面的温度(常称人工热电偶法)﹐并用实验方法找出这一温度同切削条件间的关系。1924~1926年﹐英国人E.G.赫伯特﹑美国人H.肖尔和德国人K.科特文各自独立地利用刀具同工件间自然产生热电势的原理测出了平均温度(常称自然热电偶法)。1938~1940年美国人H.厄恩斯特和M.E.麦钱特利用高速摄影机通过显微镜拍摄了切屑形成过程﹐并且用摩擦力分析和解释了断续切屑和连续切屑的形成机理。4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系统地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近代技术和先进的测试手段﹐取得了很多新成就﹐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专着。例如﹐美国人S.拉马林加姆和J.T.布莱克于1972年通过扫描电镜利用微型切削装置对切屑形成作了动态观察﹐得到用位错力学解释切屑形成的实验根据。
学科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和变形﹑切削力和切削功﹑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的磨损机理和刀具寿命﹑切削振动和加工表面质量等。
切屑形成机理 从力学的角度来看﹐根据简化了的模型﹐金属切屑的形成过程与用刀具把一叠卡片1﹑2﹑3﹑4﹑……等推到 1﹑2﹑3﹑4﹑……等位置(图1 切屑形成过程示意图 )的情形相似﹐卡片之间相互滑移即表示金属切削区域的剪切变形。经过这种变形以后﹐切屑从刀具前面上流过时又在刀﹑屑界面处产生进一步的摩擦变形。通常﹐切屑的厚度比切削厚度大﹐而切屑的长度比切削长度短﹐这种现象就叫切屑变形。金属被刀具前面所挤压而产生的剪切变形是金属切削过程的特征。由于工件材料﹑刀具和切削条件不同﹐切屑的变形程度也不同﹐因此可以得到各种类型的切屑(图2 切屑的类型 )。
简史 金属切削原理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1851年﹐法国人M.科克基拉最早测量了钻头切削铸铁等材料时的扭矩﹐列出了切除单位体积材料所需功的表格。1864年﹐法国人若塞耳首先研究了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1870年﹐俄国人..季梅首先解释了切屑的形成过程﹐提出了金属材料在刀具的前方不仅受挤压而且受剪切的观点。1896年﹐俄国人..布里克斯开始将塑性变形的概念引入金属切削。至此﹐切屑形成才有了较完整的解释。1904年﹐英国人J.F.尼科尔森制造了第一台三向测力仪﹐使切削力的研究水平跨前了一大步。1907年美国人泰勒﹐F.W.研究了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发表了著名的泰勒公式。1915年﹐俄国人..乌萨乔夫将热电偶插到靠近切削刃的小孔中测得了刀具表面的温度(常称人工热电偶法)﹐并用实验方法找出这一温度同切削条件间的关系。1924~1926年﹐英国人E.G.赫伯特﹑美国人H.肖尔和德国人K.科特文各自独立地利用刀具同工件间自然产生热电势的原理测出了平均温度(常称自然热电偶法)。1938~1940年美国人H.厄恩斯特和M.E.麦钱特利用高速摄影机通过显微镜拍摄了切屑形成过程﹐并且用摩擦力分析和解释了断续切屑和连续切屑的形成机理。4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系统地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近代技术和先进的测试手段﹐取得了很多新成就﹐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专着。例如﹐美国人S.拉马林加姆和J.T.布莱克于1972年通过扫描电镜利用微型切削装置对切屑形成作了动态观察﹐得到用位错力学解释切屑形成的实验根据。
学科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和变形﹑切削力和切削功﹑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的磨损机理和刀具寿命﹑切削振动和加工表面质量等。
切屑形成机理 从力学的角度来看﹐根据简化了的模型﹐金属切屑的形成过程与用刀具把一叠卡片1﹑2﹑3﹑4﹑……等推到 1﹑2﹑3﹑4﹑……等位置(图1 切屑形成过程示意图 )的情形相似﹐卡片之间相互滑移即表示金属切削区域的剪切变形。经过这种变形以后﹐切屑从刀具前面上流过时又在刀﹑屑界面处产生进一步的摩擦变形。通常﹐切屑的厚度比切削厚度大﹐而切屑的长度比切削长度短﹐这种现象就叫切屑变形。金属被刀具前面所挤压而产生的剪切变形是金属切削过程的特征。由于工件材料﹑刀具和切削条件不同﹐切屑的变形程度也不同﹐因此可以得到各种类型的切屑(图2 切屑的类型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