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国际枢纽港
1)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Hub
国际枢纽港
1.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onstruct Ningbo Port to be an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Hub(ITH) as a twin port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s.
文章依据宁波港目前的发展条件提出将宁波建设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双枢纽港之一的发展目标,指出在宁波进行国际枢纽港建设中,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港口竞争激烈、经济腹地狭小、集装箱吞吐量较小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于港口发展拉动作用弱等问题。
2)  Global TransPark
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港
1.
Global TransPark:New Competitiveness for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Based on Air Logistics;
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港:以航空物流为新竞争优势
3)  Shanghai international navigation centre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4)  Hinterland-international hub port
腹地型国际枢纽港
5)  international aviation hinge
国际航空枢纽
6)  twin-pivotal port
双枢纽港
1.
The twin-pivotal port model(Shanghai port and Ningbo port/ Zhoushan port) should be carried into effect.
应实施双枢纽港模式——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正确处理港口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制定科学的港口发展规划,合理分工,建立区域性港口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快港口的信息化建设。
补充资料:航空港救援
      在航空港及其附近发生飞行事故时,对机上人员进行救援的工作。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飞行事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但由于大型客机载客量的增加,旅客伤亡人数下降幅度不大。世界各国对航空港救援工作都十分重视。
  
  航空港救援分为港内救援和港外救援。港内救援指飞行事故发生在航空港区域内所进行的救援,救援力量主要靠航空港组织。飞机在港内起飞、着陆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次数约为飞行事故总次数的50%~60%。港外救援指飞行事故发生在航空港范围以外所进行的救援,救援力量主要靠机场救护网及当地政府和社会急救机构。
  
  救援预案  航空港制定的一种应急救援计划。其内容包括担负救护任务的医疗机构;参加的人员及其职责;救护技术的训练;急救药品、器材及有关物资的准备;通信联络、组织指挥和协调行动的安排等。航空港当局还必须同当地政府以及社会上的卫生医疗机构订立协议,在航空港周围 8公里范围内建立机场救护网。救援预案应附有急救应急联络图,即在机场及其附近地物的座标地图上,标明承担急救任务的各单位的位置和电话号码。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和救护机构应建立直通电话,救护车上要装设双向无线电通信设备,以便及时联系,迅速救护。
  
  事故现场的救护  接到飞机事故紧急警报或通知后,机场值班救护车和急救人员要在三分钟内到达港内事故现场,在现场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配合飞机空勤组,于90秒钟内安全地将全部伤员和旅客撤离飞机。无伤旅客直送客车等候点。伤员根据伤情分成三类:Ⅰ类是需紧急抢救的重伤员,挂红色标签,送到Ⅰ类伤员区抢救;Ⅱ类为伤势允许暂缓抢救的中度伤员,挂黄色标签,送到Ⅱ类伤员区抢救;Ⅲ类为轻伤员,挂绿色标签,送到Ⅲ类伤员区救护。Ⅰ、Ⅱ类伤员经现场抢救,伤情稳定后立即送到救护车转运点,分别送往预先约定的医院。对死亡人员挂黑色标签,经过检验、编号、登记、拍照后送至停尸所或殡仪馆。
  
  

参考书目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Airport Services Manual Part 7,Airport Emergency Planning 1st edition,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