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明清战争
1)  Ming-Qing war
明清战争
1.
The author put it into the theory system of the military-technical philosophy,based o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Ming-Qing war,focused on the 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Ming-Qing military-technical ecotone,analyzed the link between edge effect and the reversion of Ming-Qing military-technical rivalry.
笔者将其引入军事技术哲学的理论体系,以明清战争的具体史实为基础,重点论述了明末中西军事技术交汇带的形成、发展和更替,分析边缘效应与明清军事技术对抗格局的逆转之间的关联。
2)  yɑpiɑn zhɑnzheng qiɑn)tiyu
明清(鸦片战争前)体育
3)  the war of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明末战争
4)  the war of the Qing Dynasty vs. Dzunghar
清准战争
5)  Kaungton Treaty
清缅战争
6)  A Short History of Warfare
简明战争史
补充资料:明清战争
明清战争

    在中国清代兴起和明代灭亡的过程中,明清之间发生的多次战争 。从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  ,1616)大金(后金)建立,到崇祯十八年( 清顺治元年,1644 ) 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大战小战连续不断,最主要的有以下8次。
    抚顺之战  明清战争中的首次大战。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分两路征明。一路由他与满族诸王取抚顺。明守军投降。后金在归途中,又与明援军大战于抚顺城外,后金大胜。另一路后金军克东州、马根单二城。抚顺之战,后金共掠人畜30余万。七月,努尔哈赤又攻破了清河城。这两次战争也称抚清之战。
    萨尔浒之战  抚顺之战,明廷震惊,决心北征后金,以消除对明朝的威胁。万历四十七年二月,明军分四路,围攻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村)。由于明军师期早已泄漏,后金作了应战准备。三月一日,中路明军到达萨尔浒,努尔哈赤大溃明军。二日,北路明军败北。东路明军亦全军尽没。萨尔浒之战,明朝文武将吏死300余人,军士死4.58万余人,在这次战争中,明廷调集了全国的兵力物力,期望摧毁后金。结果因为号令不一,兵力分散,上下相蒙,军无斗志而彻底失败。而后金既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也看清了明廷的虚弱本质。
    开铁之战  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兵乘开原疏于防守之机,一举而下。来自铁岭的援兵也被击败。后金从这里掠回的人畜财物运了三日犹未尽。七月,努尔哈赤亲自领兵攻占铁岭。形成了进取辽沈的有利态势。
    辽沈之战  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十三日后金占领沈阳城。辽阳是东北的首府,沈阳是它的屏蔽,沈阳一失,辽阳岌岌可危。明廷为保住辽阳,调集了附近营堡的兵将,挖了三四层城濠,引太子河水注濠,环城列炮把守。三月十八日后金发兵攻辽阳。在后金兵的进攻下,明军向城内败退,人马拥挤、践踏及堕水而死者极为惨重。二十一日城破。后金先后攻占沈阳、辽阳,辽河以东大小70余城都迅速降服。当年后金迁都辽阳。天启五年迁都沈阳。
    广宁之战  辽沈被后金攻占后,广宁(今辽宁北镇)成为明在关外的最大基地。明廷再次起用熊廷弼,又用王化贞巡抚广宁。其时广宁有兵14万,熊廷弼仅有4000,徒具经略虚名。天启二年后金开始向广宁进军。王化贞弃广宁而逃。后金很快下广宁,并占辽西40余城。广宁之战使后金得以巩固其在辽沈地区的统治,而明实际上是丧失了整个辽东。
    宁远之战  广宁之战后明廷任用孙承宗。孙承宗与袁崇焕等积极加强防守,巩固了山海关城。由于宁远)今辽宁兴城)是山海关前卫,在袁崇焕的经营下,屹然成为重镇。在宁锦一带形成一条防线。努尔哈赤无隙可乘,两军相安达 4年之久。但是,阉党忌恨孙承宗功高望重,将其罢官。天启六年,努尔哈赤亲率13万大军,渡过辽河,进攻宁远。袁崇焕刺血为书,激励将士,誓与宁远共存亡。后金军队损失惨重,努尔哈赤负伤,忿恨收军返回,宁远解围 。 这次战争,是明清战争以来明朝第一次获得巨大胜利。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四旗兵攻锦州,不能克。又分兵攻宁远,袁崇焕等据守,后金兵将伤亡很多。皇太极回攻锦州,仍不克。时称宁锦大捷。
    入口之战  皇太极决心同明朝争夺全国统治权。因有袁崇焕在宁远坚守,直接进兵北京的道路受阻,便改从长城各口入塞,长驱南下,于是明清间发生了多次入口之战。明崇祯三年后金兵克永平、迁安、滦州。不久明军收复了滦州、永平、遵化、迁安四城。同年六月,后金兵还至沈阳。崇祯七年七月,后金以宣府、大同为主要攻击目标,影响所及至于北京戒严。崇祯九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六月,清军进抵居庸关,攻克昌平,直逼北京。明兵皆按兵不敢战。清军掠夺人畜18万。九月清军从建昌冷口出边。崇祯十二年,清军攻下济南,全城焚毁一空。二月清退兵。清军入关前的最后一次深入腹地是崇祯十五年 ,清军铁骑直入山东 ,连克3府、18州、67县。俘获人口36万余,牲畜55万头。次年四月北还。明廷将帅拥兵观望,无一敢战。
    松山之战  崇祯十四年,清军包围锦州。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调集吴三桂等 8 总兵、13万士兵增援锦州,抵达松山。清军自山至海,横截明兵饷道 ,使锦州受困  ,松山也被包围。洪承畴欲倾全军孤注一战 ,8 总兵各持异议,以致无法整军再战。率先逃走的明军遭清军埋伏,一败涂地。困守松山的洪承畴组织将士5次突围 ,均未成功,伤亡极大 。此役明兵被歼5万余人 ,驼马器械损失数十万 。从此松山城中饷援皆绝,清军又掘濠围困。崇祯十五年洪承畴降清。祖大寿守锦州一年多,力竭亦以城降。接着杏山、塔山相继被清军攻克,山海关外仅余宁远孤城。松锦之战使清朝取得了进占辽西的决定性胜利,为攻取北京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