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心境一致效应
1)  mood-congruent effect
心境一致效应
1.
Whether the selective memory supports mood-congruent effect or trait-congruent effect is explored using Rosenberg(1965) Self-Esteem Scale,the Revise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hort Scale for Chinese,the revised Chinese version of 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for investigation and memory test in a lab for 176 undergraduates.
采用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实验室记忆测验,探讨了176名大学生对自我相关信息的选择性记忆是支持心境一致效应还是特质一致效应。
2)  Mood-Congruent Effects
心境一致性效应
1.
Most study of this aspect is about Mood-Congruent Effects, Mood-Congruent Effects are "The enhanced encoding and/or retrieval of material the affective valence of which is congruent with ongoing mood".
情绪和情感一直被心理学家们认为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在近20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中最多的是关于心境一致性效应的研究,所谓心境一致性效应是指“与编码或提取时的情绪状态具有相同的情感效价的材料对编码及提取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者在外显和内隐记忆中发现了此效应,但是也有大量的研究者发现了相反的结论,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个体特质的不同造成的,根据特质一致性假设,具有不同情感效价的人格特质对个体处理信息的方式会有影响,个体偏向于以与自己的特质相一致的方式处理信息。
3)  mood consistency theory
心境一致性
1.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mood consistency theory.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综合分析了以下内容:①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心境一致性理论。
4)  The Coherence Effect
一致性效应
1.
Causal status effect and the coherence effect were two important effects of causal-based classification.
实验2结果表明,与将基本比率信息表达为具体明确的一个值"75%"相比,"A倾向于具有特征X"的表达方式会削弱一致性效应,突显因果位置效应。
5)  Mood congruency memory
心境一致性记忆
6)  mood-congruent memory
心境一致性记忆
1.
By this,we could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emotion and memory more broadly,mood-congruent memory is one ways basically of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emotion and memory,Mood is the faint,continued emotion.
心境一致性记忆是考察情绪和记忆关系的一条途径。
2.
With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the clinical value of depressed indivduals\' mood-congruent memory gradually came to be taken seriously.
情绪和记忆的关系始终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临床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融合与发展,抑郁个体的心境一致性记忆的临床价值逐渐受到重视。
补充资料:教育影响连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德育原则之一。连贯性是指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应循序渐进,前后连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一致性是指校内全体教职工、各种学生组织,以及校外教育机构、家庭、社会同学校的教育要求都要互相配合、步调一致。思想品德教育的不连贯和教育要求的不协调,是造成教育效果不大,甚至完全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有它特殊的矛盾,各阶段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对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注意教育内容的相互衔接和前后连贯,体现出螺旋式的上升,即便在同一个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和要求,也不能忽视前后的连贯性,而要逐步提高。
  
  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影响的结果。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家庭、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理应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家庭、社会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与学校教育不一致的因素 。因此 ,要求校内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少年先锋队、学生会等各种学生组织和全体教职工都要把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内容统一于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之下;要求学校发挥专门教育机构的职能,同家庭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系,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学校应采取措施,对社会的影响加强控制和调节,把社会中的积极因素,组织到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来。教师在保持、维护思想品德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中起着主导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