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赛珠水电站
1)  Saizhu Hydropower Station
赛珠水电站
1.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High-head Ball Bifurcated Pipe in Saizhu Hydropower Station
赛珠水电站高水头球形岔管设计与制作工艺
2)  Azhu Hydropower Station
阿珠水电站
1.
Selection of Unit for for Azhu Hydropower Station;
阿珠水电站机组机型选择
3)  Xeset hydrolic power station
赛德水电站
1.
It also presents the of establish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urge shaft,relevant calculating condition and the surge of the surge shaft in Laos Xeset hydrolic power station.
介绍水电站调压井的功能,建立调压井的数学模型,提出相应的计算条件和计算工况,并重点对老挝赛德水电站调压井的涌波进行了分析计算。
4)  Baozhusi hydropower plant
宝珠寺水电站
1.
Application of epoxy material in reinforcement of the draft-tube concrete defect of Baozhusi hydropower plant;
环氧材料在宝珠寺水电站尾水管混凝土缺陷修补中的应用
2.
Safety management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at Baozhusi hydropower plant;
浅谈宝珠寺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管理
5)  Baozhusi hydropower station
宝珠寺水电站
1.
Layout and key technical issues of Baozhusi hydropower station;
宝珠寺水电站枢纽布置及重点技术问题
2.
Prototype observation of discharge atomization at Baozhusi Hydropower Station;
宝珠寺水电站泄洪雾化原型观测
3.
The Baozhusi hydropower station is the last mandatory project under stat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宝珠寺水电站工程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个指令性工程,随着水电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宝珠寺水电站工程建设由施工单位总承包转换为业主负责制的建设管理模式。
6)  Baozushi Hydropower Station
宝珠寺电站
补充资料:阿瓜韦梅利亚水电站

阿瓜韦梅利亚水电站

Agua Vermelha HydropowerStation


概  述

  阿瓜韦梅利亚水电站位于巴西圣保罗州与米纳斯吉拉斯州交界的巴拉那河支流格兰德河上,距巴拉那伊巴河汇合处80km。大坝为土坝和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67m,水库总库容111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138万kW。工程以发电为主,1973年初开始施工,1978年9月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1980年5月全部机组发电。
  坝址右岸土坝基岩为玄武岩,有蚀变,层状交叠,厚度不一。上面覆盖较厚的原积土,最厚15m,表面为冲积土,平均厚度1.5~2m,由松散砂子及卵石组成,在坝肩处夹杂多孔的砂质崩积红土。混凝土结构部位玄武岩硬度、强度较高,但有一环状构造将岩层切断,岩石破碎,强度低,其渗透系数达20cm/s。左坝段位于多层的玄武岩基上,渗透较大,特别是一粒状结构的火山岩层,其渗透系数为10-1cm/s。
  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3.99万km2,多年平均流量1950m3/s,实测最大洪水流量10021m3/s。正常蓄水位383.3m,最低水位373.3m,最高洪水位384.6m。水库总库容111亿m3,有效库容52亿m3。水库面积680km2

枢纽布置
  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溢洪道和厂房。
  大坝顶长3920m,坝顶高程387.3m。右岸为均质土坝,长2450m,填筑量1193.5m3,最大高度54m,其中包括一段和混凝土结构连接的长230m、填筑量为200万m3的土石坝过渡段,左岸同为均质土坝,长1050m,轴线为拱形,曲率半径500m,填筑量698万m3,最大高度63m,右端也包括一相似的土石坝过渡段,长200m,填筑量190万m3
  两土坝中间由混凝土结构连接。混凝土结构由厂房、进水口、溢洪道、中间墩块及左右侧的两过渡边墩组成。总长420m,最大高度67m。混凝土结构下游有一条隔墙将溢洪道下泄水流和尾水隔开,以减少对尾水的影响。中间墩块包括3个坝块,用于连接进水口和溢洪道;左、右过渡边墩各包括5个坝块,用于连接左、右岸土坝与混凝土结构物,混凝土方量分别为14.4万和10.6万m3
  溢洪道为反弧形堰顶,顶宽156m,分8孔,安装8扇弧形闸门,尺寸为15.0m×18.0m(宽×高)。按万年一遇洪水设计,总泄流量20000m3/s。在溢洪道下部设有两个导流槽,槽宽5.0m,高8.0m,用于二期导流,之后进行封堵。进水口包括6个28.0m宽的坝块,后接170m长、28m宽、48m高的厂房,安装间位于厂房右侧,长约51m。厂房内安装6台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为混流式,额定容量23万kW,额定水头57m,发电机为三相同步电机,额定功率25万kVA,功率因数0.92。
工程施工
  工程土方开挖量220万m3,石方开挖量140万m3。混凝土浇筑量130万m3
  施工导流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导流量为11000m3/s。分二期进行,第一期用堰围护右岸,河水从左河道出流,以便混凝土结构、右坝段及高于河床的其它部位的施工;第二期在左岸施工,河水通过溢洪道下部的混凝土导流槽出流;二期导流结束之后封堵过水槽,水库蓄水。水库于1978年6月开始蓄水,1979年1月到正常水位。
  针对坝址的地质状况,施工中采取了各种基础处理措施:在右坝肩由于原积土层很厚,且强度较低,为解决稳定与防渗问题,采取了在基脚处修筑平衡戗道,同时向上游伸延防渗铺盖的方法;对左坝岸则采用帷幕灌浆及设置排水系统来解决渗透问题;在混凝土结构的基础部位,针对破碎的环状构造,基础开挖时,向上延伸30m并设置了排水系统,以保证溢洪道的稳定。
  土坝的材料来自大坝左右岸采场,主要分为崩积土、冲积-崩积土和玄武岩原积土三种。粒度很细,小于0.002mm的达35%以上,塑性指数Ip=8~20,施工采用24t夯实碾碾压8次,每层厚15cm。
  混凝土用的砂石和卵石取自巴拉那伊巴河,现场装有两套天然骨料筛分系统,产量266t/h。施工初期装有一套产量为210t/h的人工破碎系统,末期扩至420t/h。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2011 dict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