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基层群众自治
1)  grass-roots mass autonomy
基层群众自治
2)  Self-governance System of the Primary Society Layer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
On the Building of Community and the Self-governance System of the Primary Society Layers
社区建设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autonomy of the masses
群众自治
1.
How to keep bal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vendors and the appearance of a city,vendors and city security,Government anthority and autonomy of the masses will have impact o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city people s livelihood.
在城市管理中寻得小商贩与城市市容管理、小商贩与城市治安、政府权力与群众自治的平衡,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城市民生。
4)  people at grassroots
基层群众
1.
However, in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desired objectives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governments and the subjective desires of the people at grassroots,Between the collective interests and individu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t grassroots etc.
但是在建设实践中,政府行政管理预期目标与基层群众主观愿望,集体利益与基层群众个人利益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建设中出现了政府一头热,农民一头冷的现实情况。
5)  self-governmence of a mass character
群众性自治
1.
"Villager self-governmence"is a kind of self-governmence of a mass character,which is limited to villagers affairs.
村民自治是一种群众性自治,自治的范围仅限于村民的事务。
6)  grass-root masses self-governance
基层群众自我管理
补充资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我国根据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居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即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其成员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由居民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民间纠纷,协助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向政府反映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提出要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组织,其工作在区县或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进行。建立和健全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52年公安部颁布的《治安保卫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1954年政务院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1954年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以及1982年宪法的规定,中国城镇和农村的广大居民都已经充分地组织起来。人民群众通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下设的各种委员会管理社会事务,办理公共福利和其他事业,解决生活、学习、文娱、体育和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保护和改善本区域的环境;他们宣传遵纪守法,进行自我教育;协助政府,与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作斗争;排解人民内部纠纷,调解一般民事和轻微刑事案件,保障良好的社会秩序,保护群众的权利和利益。

村民自治就是让广大农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村民通过民主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办理好本村的各项事务。村民自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中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关键,民主管理是村民 自治的根本,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保证。从操作的角度看,村民自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制定村委会选举办法,保证民主选举;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证民主决策;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保证民主管理。1987年11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这部法律依据宪法第111条规定,对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地位、职责、产生方式、组织机构和工作方式以及村民会议的权力和组织形式等作了全面的规定,从而使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新型的群众自治制度和直接民主制度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起来。此后,全国各地开始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此后,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五次常委会会议审议修改,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1998年11月4日通过并施行。它的出台,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中国大陆地区城市街道、行政建制镇的分区即“社区”的行政管理机构,属于城镇居民的自治组织,地位相当于农业区的村民委员会,管辖对象为城市、镇非农业居民为主。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逐步开展撤区并乡即乡级行政区划的调整,到2000年后,城市地区开展街道的合并;随着农村地区乡级行政区划改革的完成,农村乡镇对村级组织进行大面积的合并,这时被称之为“居民委员会”(今之“社区”)之间、村和居民委员会之间进行了调整和合并。到2005年,全境的城市街道的“居民委员会”基本全部进行了合并。由于“居民委员会”也是农村地区建制镇的分区,合并前的居民委员会以城镇居民(非农业人口)为主,随着行政村和居民委员会交叉调整,建制镇的原来的部分行政村和原来的居民委员会组建新的居民委员会,管辖的区域定名为“社区”,社区的行政管理机构被称为“社区居民委员会”,但作为以前的沿用习惯,社区和居民委员会混合使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