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eweconomic geography model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1.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imbalance phenomena of capital form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virtue of a neweconomic geography model.
本文利用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来研究地区资本形成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3) new economic geography
新经济地理学
1.
Divarication and Opposability between"New Economic Geography"and Economic Geography;
“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
2.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 in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d its comments;
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群理论发展及其评析
3.
Since 1980s,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increasing returns and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aking mathematical models as tools,new economic geography has developed increasingly.
对新经济地理学的起源、发展、遭受的质疑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一简要的评述。
4) new economic geography theory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1.
The most famous theories are the Marshall s external economy theory,the Krueman s new economic geography theory and the Porter s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ory and so on,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combs the evolution course of these theories,and presents them to the readers.
综观西方产业集群理论,其中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最为著名的有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等,梳理这些理论的演变历程,有助于加深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理解。
5) new economic geography
新经济地理
1.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olicy;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2.
From the system and geography dispute to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A analysis frame in the Zhejiang economy development
从制度、地理之争到新经济地理——关于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析框架
3.
The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d the fact of diversity of region in China, He assessed that it is an alternative way to strength the value of "rural amenities"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本文借助新经济地理理论来解释这一概念,提出"伴随富丽化的乡村发展"的探索方向是中国乡村多样化发展的一条道路,同时结合目前中国不同区域乡村发展的实际,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注重保有乡村富丽性所蕴涵的丰富内容。
6) neoclassical economic geography
新古典经济地理学
补充资料:新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伍。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目前这种“新经济”,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
美国的“新经济”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经济持续增长
从1991年4月开始复苏至今,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20多个月,远远超出战后美国经济平均连续增长50个月的期限,成为战后美国第3个最长的经济增长期人自美国经济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日本、德国等主要竞争对手,从而扭转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后于日本、德国的局面,使美国在全球经济的实力相对有所回升。
(2)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
伴随着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以裁员为其主要内容之一的“企业重组”,美国结构性失业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急剧恶化。美国失业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业形势仍继续恶化,全年失业率高达7.4%,失业人数多达900多万人。从1993年开始,美国就业状况开始改善,失业率稳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这是美国30年来的最低水平。
(3)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政府过去长期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得以消除
消费物价指数从1992年降至3O后,至今未见反弹,1998年仅为1%。国内生产总值的紧缩价格指数从1990年的4.3%逐步降至1993年以来的2%,1997年第4季度,该指数仅增长了1.5%,全年则为1.8%,是1965年以来的最低点。
(4)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近10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强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91一199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共增长了近12个百分点,超过了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增幅。在美国劳动生产率较快提高的同时,其单位劳动成本在90年代却增长缓慢,结果,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而使美国得以在90年代初期相继在半导体和小汽车等领域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5)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
由于克林顿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增税减支政策,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由1992年的2892亿美元逐步减少到1996年的1168亿美元,联邦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93%下降到1996年的3%以下。1997年美国实际联邦财政赤字仅为226亿美元。1998年2月,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平衡方案,力争到1999年消除联邦财政赤字,而实际上,美国联邦政府在1998年度就已实现了728亿美元的财政盈余。
不仅美国如此,西欧经济也呈现出类似的迹象。长期以来,增长停滞、劳动力使用受限以及难以操纵的政府预算一直困扰着欧洲。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这里开始展现经济活力。多年的经济发展停滞之后,由11国组成的欧元区的增长率1999年超过3%。失业曾是困扰着欧洲大陆的一大社会问题,如今其失业率也降至10%以下。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其私营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达到30年来的最佳水平。从赫尔辛基到里斯本,各地的公司都在新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大力投资。
因此,设在法兰克福的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马斯·迈尔断定:‘毫无疑问,新经济正在欧元区形成。”他说,知识主导型企业快速增长、电信等市场全面取消管制就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它应该像美国那样提高资本和劳动生产力。”他补充说,“关键是,新经济能否在欧洲站稳脚跟,增长是否有足够后劲,像美国那样引发投资热潮。
美国的“新经济”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经济持续增长
从1991年4月开始复苏至今,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20多个月,远远超出战后美国经济平均连续增长50个月的期限,成为战后美国第3个最长的经济增长期人自美国经济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日本、德国等主要竞争对手,从而扭转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后于日本、德国的局面,使美国在全球经济的实力相对有所回升。
(2)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
伴随着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以裁员为其主要内容之一的“企业重组”,美国结构性失业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急剧恶化。美国失业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业形势仍继续恶化,全年失业率高达7.4%,失业人数多达900多万人。从1993年开始,美国就业状况开始改善,失业率稳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这是美国30年来的最低水平。
(3)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政府过去长期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得以消除
消费物价指数从1992年降至3O后,至今未见反弹,1998年仅为1%。国内生产总值的紧缩价格指数从1990年的4.3%逐步降至1993年以来的2%,1997年第4季度,该指数仅增长了1.5%,全年则为1.8%,是1965年以来的最低点。
(4)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近10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强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91一199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共增长了近12个百分点,超过了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增幅。在美国劳动生产率较快提高的同时,其单位劳动成本在90年代却增长缓慢,结果,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而使美国得以在90年代初期相继在半导体和小汽车等领域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5)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
由于克林顿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增税减支政策,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由1992年的2892亿美元逐步减少到1996年的1168亿美元,联邦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93%下降到1996年的3%以下。1997年美国实际联邦财政赤字仅为226亿美元。1998年2月,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平衡方案,力争到1999年消除联邦财政赤字,而实际上,美国联邦政府在1998年度就已实现了728亿美元的财政盈余。
不仅美国如此,西欧经济也呈现出类似的迹象。长期以来,增长停滞、劳动力使用受限以及难以操纵的政府预算一直困扰着欧洲。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这里开始展现经济活力。多年的经济发展停滞之后,由11国组成的欧元区的增长率1999年超过3%。失业曾是困扰着欧洲大陆的一大社会问题,如今其失业率也降至10%以下。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其私营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达到30年来的最佳水平。从赫尔辛基到里斯本,各地的公司都在新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大力投资。
因此,设在法兰克福的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马斯·迈尔断定:‘毫无疑问,新经济正在欧元区形成。”他说,知识主导型企业快速增长、电信等市场全面取消管制就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它应该像美国那样提高资本和劳动生产力。”他补充说,“关键是,新经济能否在欧洲站稳脚跟,增长是否有足够后劲,像美国那样引发投资热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