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sovortex couplet
中尺度涡旋对
2) the middle tropospheric mesoscale vortex
对流层中层中尺度涡旋
3) mesoscale vortex
中尺度涡旋
1.
By performing eight experiments with a high resolution barotropic model,which is integrated for 36 hours,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mesoscale vortex and a typhoon vortex is investigated with its effect on the variation of typhoon intensity.
用一个高分辨率的正压模式 ,实施了 8组时间积分为 3 6h的试验 ,分析了中尺度涡旋和台风涡旋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台风强度变化的影响 ,讨论了初始中尺度涡旋空间尺度大小与台风强度变化之间的联系。
2.
ased on observational data and a mesoscale numerical model (MM4), the numeric simulational results of a deep mesoscale vortex at high level which related to a heavy rain event are presented.
以实测资料作为初始场,用套网格的中尺度数值模式分析和模拟了与9610号热带低压相伴随的特大暴雨过程,结果发现模式对本过程的模拟效果较好,不论粗细网格,在揭示中尺度涡旋方面都具有参考价值。
3.
The rising branch of the Jet secondary circulation resulted in a surface mesoscale vortex.
高、低空急流耦合激发了急流次级环流的产生和发展,急流次级环流对风暴又产生了正反馈作用;地面中尺度涡旋是由急流次级环流上升支引起的。
4) meso-micro scale vortex
中小尺度涡旋
5) mesoscale vortex(disturbances)
中尺度涡旋(扰动)
6) Meso-γ-scale vortex group
γ中尺度涡旋族
补充资料:中尺度涡
叠加在海洋平均流场上的、尺度从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的水平涡旋。按其起源或生存方式可区分为流环、流环式中尺度涡和中大洋中尺度涡等3类。
流环 起源于大洋西边界的西向强化流。在大西洋的湾流和在太平洋的黑潮中,经常会出现海流弯曲(或蛇行)现象。当海流弯曲到很大程度时,冷涡和暖涡便脱离母体,形成了直径100~300公里的流环。
距环的中心30~40公里处,有流线近似于圆形的快速水流绕轴线运动。其表层旋转的线速率可高达90~150厘米/秒,此速率随深度而降低,但在深400~500米处仍然大于50厘米/秒。通常,涡将随海水大约以5公里/天的速度向西南方向移行,持续时间可达2~3年之久,最后被母体海流反射或吸收。涡与环绕它的流系在一起,通常可向下延伸到2公里深处,有时可达5公里,因而不出现在大陆架海区上。这类涡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水团特性可供识别,且可大体上测定其生存周期。
流环式中尺度涡 生存于北大西洋的冷水区中,其强度大约只有流环的一半,宽度则比流环约大一倍。形成的地带可能在北大西洋东部处于 40┦~60┦W和34┦N的海域。这种涡所包围的冷水,是一种冷涡。它们可能从海面向下延伸到海底,涡轴可出现倾斜。曾经发现这类涡在深度为2000米的水层上部和下部的旋转方向有时相反。
中大洋中尺度涡 起源和大洋西边界西向强化流无关的中尺度涡。它在世界海洋中几乎无处不有。它具有5~50厘米/秒的旋转速率,向下可延伸到整个水柱。从70年代以来,已引起物理海洋学家的重视。这种中尺度涡在主跃层中有时可向上跳动几百米,存在的周期从几周到几个月,对大洋中的海流有重要的影响。
必须在较长时间里直接观测海流的流速,才能清晰地发现中大洋中尺度涡。1958年在14┦W和41┦N处,从邻近船只首次观测到斯瓦洛中性浮标显示的涡旋运动。1959年和1960年在百慕大附近的海域进一步观测,又发现了延伸到整个水柱的中大洋中尺度涡,其旋转速率可达10厘米/秒以上,直径约为200公里,生存期大约100天,以2厘米/秒的速度向西移动。后来又陆续在其他海域,证实了这种中大洋中尺度涡的存在。
这类中大洋中尺度涡的特点与流环不同,不具备明显的水团特性,是中大洋四周等密度面的气旋式或反气旋式的起伏波动,就像大气中的天气式涡旋那样。它们具有的强大功能,常大于大尺度海流的平均功能。
中大洋中尺度涡的发现,不仅对海流动力学,且对海洋热力学、海洋化学、海洋声学和海洋生物学等的发展,都有影响。预先了解涡旋动力学,对于有效地模拟动量、能量、热量、盐量、地球化学物质、营养盐及其他溶质之间的大尺度相互交换,并提供长期天气预报等,都是很重要的。
流环 起源于大洋西边界的西向强化流。在大西洋的湾流和在太平洋的黑潮中,经常会出现海流弯曲(或蛇行)现象。当海流弯曲到很大程度时,冷涡和暖涡便脱离母体,形成了直径100~300公里的流环。
距环的中心30~40公里处,有流线近似于圆形的快速水流绕轴线运动。其表层旋转的线速率可高达90~150厘米/秒,此速率随深度而降低,但在深400~500米处仍然大于50厘米/秒。通常,涡将随海水大约以5公里/天的速度向西南方向移行,持续时间可达2~3年之久,最后被母体海流反射或吸收。涡与环绕它的流系在一起,通常可向下延伸到2公里深处,有时可达5公里,因而不出现在大陆架海区上。这类涡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水团特性可供识别,且可大体上测定其生存周期。
流环式中尺度涡 生存于北大西洋的冷水区中,其强度大约只有流环的一半,宽度则比流环约大一倍。形成的地带可能在北大西洋东部处于 40┦~60┦W和34┦N的海域。这种涡所包围的冷水,是一种冷涡。它们可能从海面向下延伸到海底,涡轴可出现倾斜。曾经发现这类涡在深度为2000米的水层上部和下部的旋转方向有时相反。
中大洋中尺度涡 起源和大洋西边界西向强化流无关的中尺度涡。它在世界海洋中几乎无处不有。它具有5~50厘米/秒的旋转速率,向下可延伸到整个水柱。从70年代以来,已引起物理海洋学家的重视。这种中尺度涡在主跃层中有时可向上跳动几百米,存在的周期从几周到几个月,对大洋中的海流有重要的影响。
必须在较长时间里直接观测海流的流速,才能清晰地发现中大洋中尺度涡。1958年在14┦W和41┦N处,从邻近船只首次观测到斯瓦洛中性浮标显示的涡旋运动。1959年和1960年在百慕大附近的海域进一步观测,又发现了延伸到整个水柱的中大洋中尺度涡,其旋转速率可达10厘米/秒以上,直径约为200公里,生存期大约100天,以2厘米/秒的速度向西移动。后来又陆续在其他海域,证实了这种中大洋中尺度涡的存在。
这类中大洋中尺度涡的特点与流环不同,不具备明显的水团特性,是中大洋四周等密度面的气旋式或反气旋式的起伏波动,就像大气中的天气式涡旋那样。它们具有的强大功能,常大于大尺度海流的平均功能。
中大洋中尺度涡的发现,不仅对海流动力学,且对海洋热力学、海洋化学、海洋声学和海洋生物学等的发展,都有影响。预先了解涡旋动力学,对于有效地模拟动量、能量、热量、盐量、地球化学物质、营养盐及其他溶质之间的大尺度相互交换,并提供长期天气预报等,都是很重要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