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社会焦点问题
1)  social focal problems
社会焦点问题
1.
Objective:To know the character of people\'s social cognition by investigating the social attribution that people in the west of China would probably take to the social focal problems.
目的:调查西部民众对社会焦点问题的社会归因,以了解民众的社会认知特点。
2)  social hot topics
社会热点问题
1.
Action research is on junior high biology teaching by using social hot topics.
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行动研究属于科学-技术-社会(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简称STS)教育的研究范畴。
3)  Focused problems
焦点问题
1.
This research used questionnaire compiled by the researchers to study the west people s social cognition on the focused problems of the west development.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西部民众有关西部大开发中五个焦点问题的期望、现实评价、前景预测、态度和行为进行了研究。
4)  hot social issues
社会焦点
1.
WANG Zhi,CCTV News program anchorman,is brave,persistent and direct to face the hot social issues.
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王志是一位勇敢、执著、敢于面对社会焦点、热点的新闻多面手。
5)  social problem
社会问题
1.
The social problem in the urbanization progress from residential quarters of agriculture to non-agriculture;
从农转非小区看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重庆高新区农转非小区调查
2.
Discussion on the social problems of Competitive Sports;
浅析竞技体育中的社会问题
3.
Social Problem and Develop Quality——Study on Social problem of Modernization Progress;
社会问题与发展质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6)  social problems
社会问题
1.
The Course "Social Problems" Should Lead to Rational View of Problems
“社会问题”课程重在引导理性“问题观”
2.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asic conception and factor of the social problems.
分析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概念,以及构成社会问题的基本要素。
补充资料: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论战
      中国文化思想界 20世纪 30年代初就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等问题展开的论战。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有较为透彻的了解,以解决中国革命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此,导致了这场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此次论战开始于1930年,延续了几年时间。论战一方以王学文、潘东周、刘梦云(张闻天)、李一氓、吴黎平(吴亮平)、杜鲁人(何干之)等为代表,因主要在《新思潮》杂志发表文章,故名"新思潮派"。另一方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以严灵峰、任曙等为代表,因文章多登于《动力》杂志,故名"动力派";另一部分以陶希圣、周佛海等为代表,因文章多发表于《新生命》月刊,故名"新生命派"。
  
  论战的焦点是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思潮派"认为,帝国主义入侵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维护着封建生产关系,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动力派"否定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认为帝国主义入侵破坏了封建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新生命派"同样是否定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论战的结果,更多的人接受了"新思潮派"的观点。这对革命者检讨革命失败的原因,明确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前途等基本问题都起了重要作用。
  
  继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之后,1932~1933年期间,又开展了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的问题主要有三:①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是否经历过这样的阶段?②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③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没落的过程问题。其实质是: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否与人类一般的历史发展规律基本相同,马克思主义是否适用于中国。进步的历史学家以具有创见的论著对这场争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郭沫若在研究大量卜辞金石文字等文献和考古学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肯定西周是中国的奴隶制时代,春秋到鸦片战争是封建制时代。吕振羽撰写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等,对殷代的奴隶制社会及其以前的原始社会作了有意义的探讨,他肯定秦汉以后是封建制时代,鸦片战争以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问题的争论没有形成统一认识。直到80年代,历史学界仍在进行激烈的争论。但争论的性质已迥然不同,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是和关系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前途的政治论战紧密交织在一起的;80年代则是从学术上进行科学的研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