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杨武之
1)  Yang Wuzhi
杨武之
1.
Yang Wuzhi,the dean of the department,and many teachers\' backbones such as Hua Loo-keng,Chern Shiing-shen did not taught in the department after the university returned to Peking in 1946.
抗战之后,在清华大学学生大增的情况下,该系由于系主任杨武之与华罗庚、陈省身等一批骨干教师的缺席,陷入了无人主持系务和师资极度匮乏的双重困境。
2)  Professor Yang Wuzhi and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杨武之与西南联大
3)  Yang naiwu's Case
杨乃武案
4)  Yɑng Chengwu
杨成武(1914~  )
5)  Yanghe(Wushan)
武山杨河
1.
Revision of the Carboniferous Strata in the Lixian-Yanghe(Wushan) Area,West Qinling
西秦岭礼县—武山杨河一带石炭纪地层的重新厘定
6)  YANG Ji-wu
杨积武
1.
YANG Ji-wu's Experience on Treating Chronic Heart Failure Sickness
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
补充资料:杨武之

杨武之(1896—1973)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长期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系主任或代主任。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父亲。

杨武之,原名杨克纯,武之是他的号。1896年4月1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

杨武之的父亲杨邦盛,是清末的一名秀才,早年一直在私塾教书。后来去天津,在段芝贵的幕府中司“笔札”,做类似文书之类的事。1907年,因段芝贵失势,回家赋闲。次年,想到沈阳去谋职,不幸在旅社中染上鼠疫,竟而去世。杨武之的母亲姓王,在他9岁时(1905)也早故。所以,杨邦盛夫妇对杨武之的照料不多,生活多由叔父杨邦瑞安排。

1914年,杨武之在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毕业。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为杨武之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是年秋,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预科,为期一年,后入数理部本科。规定修业3年,于1918年毕业。这一学历,在当时的师范教育中属于最高的层次,各地争相聘用。最后,杨武之决心回到母校——安徽省立二中担任教员兼舍监(训育主任)。年少气盛的杨武之,在学校里施行严格的纪律,对一批纨绔子弟严加管束。学校规定,夜晚10时,关闭校门,使一批在外寻欢作乐而迟归的学生,不得其门而入。由此,一些不思上进的学生,对舍监杨武之大为不满,以至寻衅闹事,准备动武报复。闹事之后,因学生家长袒护闹事学生,希图不了了之。杨武之遂愤而辞职,转往安庆中学教书。这一事件对他刺激颇深,觉得一介书生,难以和腐败的政府及土豪劣绅相周旋。杨武之因此萌生“科学救国”的意念,希望以出国留学,振兴中华科学,发扬中华文明来改变中国的黑暗现实。在安庆教书期间,积极准备参加留学考试。

杨武之由父母作主,在幼年时即和同乡罗竹全之女罗孟华订亲,并于1919年完婚。罗孟华的文化不高,一直操持家务。他们夫妇之间感情甚笃,终身不渝。1922年,长子杨振宁出生。杨武之的备考也到了紧张阶段。

1923年春,杨武之顺利地通过安徽省的公费出国留学考试。随即离别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儿子,只身赴美国留学。他先到美国西部的斯坦福大学读了三个学季的大学课程,取得学士学位。然后于1924年秋天转往芝加哥大学继续攻读。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数学系已臻美国第一流水平,杨武之师从名家l.e.迪克森(dickson),研究代数学和数论。1926年以《双线性型的不变量》一文获得硕士学位。两年之后,又以《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使杨武之成为中国因数论研究而成为博士的第一人。

1928年秋,杨武之学成归国,先在厦门大学任教一年,次年即被清华大学聘为数学系教授。此后,杨武之一直在清华大学(包括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直到解放。1950年之后,留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数学教授。1973年5月12日,在上海逝世。

博士论文:推进“棱锥数的华林问题”

杨武之的主要学术贡献是数论研究,尤其以华林(waring)问题的工作著称。

中国的数论研究渊远流长。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秦九韶的不定方程理论,都是享誉世界的名篇。但到明清之际,数论研究已远远落后于欧洲,到本世纪20年代,能研究现代的数论而发表创造性论文的中国人,当以杨武之为第一人。

所谓华林问题,是指下列猜想:每个正整数都是4个平方数之和,9个立方数之和,一般地,g(k)个k次方数之和。1770年,j.-l.拉格朗日(lagrange)证明了每个正整数确实是4个平方数之和,即g(2)=4。1909年,大数学家d.希尔伯特(hilbert)证明:g(k)必是有限数。1928年,杨武之的导师狄克逊证得:g(3)=9。另外,s.w.贝尔(baer)证明,凡大于23×1014的整数是8个立方数之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