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双鹰山组
1)  Shuangyingshan formation
双鹰山组
2)  Yingshan Formation
鹰山组
1.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Lower-Middle Ordovician Yingshan Formation in Mid-Western Tarim Basin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西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沉积环境研究
2.
There are large amount of dolostone and wide spread dolomization in Yingshan Formation of Lower and Middle Ordovician in North of central Tarim basin,the strata is composed of all kinds of dolostone, limy dolostone, dolomited limestone and limestone which are inter-bedded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and deposited on carbonate platform.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中白云岩和白云石化作用相当普遍,由台地相多种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灰岩的不等厚互层组成。
3.
Yingshan formation is the major reservoir in Tahe oil field,its connectivity has not been realized clearly because of the severity of heterogeneity,and thus,the development of the oilfield is seriously affected.
鹰山组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主要产层,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长期以来对其连通性认识不清,严重影响到油田的合理开发。
3)  Double Eagle
双鹰
4)  Yingzuishan
鹰嘴山
1.
The Yingzuishan gold deposit in Gansu Province i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wall rock alterations and complicated mineralizations.
在围岩蚀变类型丰富、成矿作用复杂的甘肃省鹰嘴山金矿区,依据矿化蚀变岩与其围岩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对地面实测光谱数据及其岩矿石多元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混合蚀变遥感模型。
5)  Haiyinshan
黑鹰山
6)  Yingshan Petrochemical
鹰山石化
补充资料:傅鹰 (1902~1979)
      中国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家。福建省福州人。1902年1月19日生于北京,1979年9月7日卒于北京。1922年自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科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曾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东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教授及厦门大学教务长和理学院院长。1945年再度赴美,在密歇根大学研究院从事吸附方面的研究工作。1950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石油学院教授。1954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胶体化学教研室,并任该室主任。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1962年起,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傅鹰1928年在他有关溶液吸附研究的博士论文中,对著名的特劳贝规则进行了补充和修改,该研究成果曾被美国一化学家在所著《吸附和色谱》一书中引用。他还在进行液体对固体润湿热的研究中,指出润湿热是总表面能变化的度量,不能完全依靠润湿热的大小来判断固体对液体的吸附程度,并于1929年首创了利用润湿热测定固体粉末比表面的热化学方法,有些国外学者在所著的书籍中介绍了这种方法。40年代后期,傅鹰发现了溶液中的多分子层吸附现象,将著名的BET多层吸附公式,由气相中的吸附合理地推广应用于溶液中的吸附,并提出了计算表面活度系数的方法。著有《化学热力学导论》和《大学普通化学》等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