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孟波斯
1)  Meng Bosi
孟波斯
2)  Bombay [英][bɔm'bei]  [美][bɑm'be]
孟买 印度 波斯湾
3)  montelukast
孟鲁斯特
1.
Effects of Montelukast on Expression of IL -SmRNA and IL -5 Protein in Asthmatic Model;
孟鲁斯特对哮喘模型IL-5mRNA和IL-5蛋白表达的影响
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ontelukast(MK),a selective 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 1 antagonist on interleukin(IL)-5 and eotaxin expression as well as serum total immunoglobulin E(IgE) production during MK treatment of mouse acute asthma airway inflammation.
目的应用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斯特(montelukast,MK)治疗小鼠急性哮喘呼吸道炎症,探讨MK对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及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
3.
A: normal control group, B: asthma model group, C: dexamethasone group, D: montelukast group.
方法:本实验分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A(正常对照组)、B(哮喘模型组)、C(地塞米松组)和D(孟鲁斯特组)。
4)  Montesquieu [英][,mɔntes'kju:]  [美]['mɑntə,skju, mɔŋtɛ'skjɚ]
孟德斯鸠
1.
How the Term of "Law" was Practised:Between the "World of Kangxi Emporor" and the "World of Montesquieu";
“法律”字词的使用是怎样实践的?——在“康熙世界”与“孟德斯鸠世界”之间
2.
The Comparison of the Views on Freedom Between Montesquieu and Loescher;
孟德斯鸠与卢梭自由观的差异比较
3.
The Difference of Locke and Montesquieu in Their Thoughts of Decentralization of Power;
论洛克与孟德斯鸠分权思想之差异
5)  Montesqieu
孟德斯鸠
1.
A Brief Commentary on Montesqieu s Concept of Social History;
孟德斯鸠的社会历史观简论
6)  Gavin Menzies
孟席斯
1.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and Academic Contend for" Zheng He First Navigated round-the-world" That is the New Theory of Gavin Menzies;
孟席斯“郑和首先环球航行”新说的影响和学术之争
2.
Gavin Menzies,in his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considers that Zheng He and his subordinates discovered the Cape of Good Hope,Americas,Australia,the Strait of Magellan,and sailed around the world from 1421 to 1423.
孟席斯《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试图颠覆国内外学术界已成定论的研究成果,并将国人郑和及其部属推向历史创造者的地位,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史料依据,大多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推测;同时该书在论证逻辑方面也错误百出,混乱不堪,其结论完全经不起推敲。
补充资料:孟波
Meng Bo孟波(1916~  )[]  中国作曲家、音乐活动家。原名孟绶曾。1916年 2月14日生于江苏常州1931年2月到上海当学徒。1935年起,先后加入“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队”、“词曲作者联谊会”和“歌曲研究会”,积极从事左翼音乐运动和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其间,曾向冼星海、吕骥等学习作曲和指挥。1936~1937年,受上海各歌咏团体委托,同麦新合编救亡歌曲集《大众歌声》。1937年10月,与何士德等组成“国民救亡歌咏协会国内宣传团”,到浙江、江西宣传抗日。1938年2月~1940年2月,经新四军南昌办事处安排,在五路军部队战地服务队任音乐指挥。1940年 3月起,历任新四军江北政治部抗敌剧团团长、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院务委员和鲁艺工作团团长。1943年 9月起任教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1946~1949年,先后在延安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中央管弦乐团和华北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担任领导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上海市电影局和上海市人大常委文教委员会的领导工作。 孟波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热潮中开始从事群众歌曲创作,作品有各种歌曲近200首。其中如:1936年为反击国民党政府压制抗日救亡斗争而作的《牺牲已到最后关头》、1940年为歌颂人民子弟兵的革命英雄主义而作的《中华民族好儿女》、1963年向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而写的《高举革命大旗》等,都是在各时期的革命斗争中传唱甚广的优秀作品。其他代表作还有歌曲《长工歌》、《壮丁队歌》、《祖国万岁》、《盘盘葵花向太阳》,以及《路东大合唱》和歌舞剧《难民花鼓》等。其创作风格受到聂耳、冼星海的深刻影响,音乐语言质朴,节奏明快,结构简练,富于战斗化、大众化的特点。此外,他还著有电影剧本《聂耳》(与于伶、郑君里合作)、传记《麦新传》(与乔书田合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2)和数十篇有关音乐、文艺的论文。                 陈聆群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