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病学
1)  guangxi/epidemiology
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病学
2)  Guangxi Zhuangzu Zizhiqu
广西壮族自治区
3)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广西壮族自治区
1.
Analysis of endemic situation of schistosomiasis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2004-2007;
2004~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2.
Surveillance of schistosomiasis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2002-2007;
2002~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3.
Research on the Spatial-tempor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cover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点研究
4)  Guangxi ['ɡwɑ:ŋ'si:]
广西壮族自治区
1.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apers on Library Science Published between 2000 and 2003 by Authors Working in Guangxi;
2000—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作者图书馆学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5)  Museum of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Guangxi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6)  Library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补充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简称桂。位于中国南疆。北回归线横贯于中部。南临北部湾,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邻云南,西南与越南接壤。陆地部分南北长约610千米,东西宽约750千米。面积23.6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2.5%,居全国第九位。国境线全长约800多千米。
   
   

地图: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图:广西壮族自治区


   
    行政区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为南宁市。有7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60个县,12个自治县。
   
   

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

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1994年人口为4493万。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世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还有28个其他民族杂居。其中,壮族等少数民族占40.8%;汉族占59.2%。壮族是古代百越系的西瓯、骆越人。先后曾称布僮、布土、布衣、布傣等。“僮”字源出于南宋,1949年后统一称僮族。1965年改称壮族。
   广西各民族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各异。大多数民族主要是崇拜已故祖先与信奉鬼神,保留自然宗教信仰特点。如壮族一部分信仰道教、佛教与崇拜祖先、巫术等交织在一起,而崇拜祖先占重要地位;道教、佛教在瑶族有重要影响;仫佬族信仰多神,以佛、道两教为主;毛南、京族主要尊崇道教,且其中混有巫术色彩。壮族人能歌善舞,常以歌代言,有三月三歌节,流行春堂舞、火猫舞、扁担舞、绣球舞、铜鼓舞等;另外,侗族“抢花炮”、仫佬族的牛魂节、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芦笙踩堂、京族的唱哈节、仡佬族的拜树节等都是比较独特的节日。此外,壮族礼节的“交杯酒”、侗乡的“打油茶”、苗家的“五色饭”以及瑶胞的鸟酢都具有少数民族的饮食特色。
    建制沿革 广西历史悠久,距今5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就有柳江人、白莲洞人活动。广西最早的人类,在史书中称百越或百粤。壮族就是古代百越部族西瓯和骆越支系的后裔,是广西最早居住的民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桂林郡的全部,以及南海郡和象郡的一部分,即今日广西的地域范围。宋代设置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其中广南西路包括今日广西全境,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广西”之称由此而来。元代末期,设“广西行中书省”,是广西建制“省”的开始,以后一直设“广西省”。1949年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设广西省,1958年3月5日,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从1978年起,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定为12月11日,与广西全境解放、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自然资源和物产   水力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全区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75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591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837亿千瓦小时。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江水系的红水河、柳江、桂广西柳州水泥厂江、郁江、贺江、邕江等大江河的干流上。特别是有“水力富矿”之称的红水河,集中了广西70%的水能;在其流程中,规划建设10座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利用水能110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62亿千瓦小时。已经建成并投产的水电站有天生桥二级、岩滩、大化、恶滩以及青狮潭、澄碧河、那板等大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已超过200万千瓦。
   矿产已发现98种,其中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素称有色金属之乡。在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产中,有53种居全国前10位,其中锰、锡、砷等14个矿种储量居全国首位。已经开采的南丹大厂锡矿和正在建设开采的平果铝土矿品位高,储量多,规模大,分别被誉为锡都、铝都。此外,已发现170多个可能含油气背斜构造和39处油气苗点,百色盆地的田东油气田和北部湾油田已开采油气。
   陆上动物已发现的共800多种,其中兽类130多种,禽类500多种,两栖爬行类12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白头叶猴、鳄蜥等40余种。桂西南的白头叶猴、大瑶山的鳄蜥为世界所特有。海洋生物种类也较丰富。禽畜养殖有许多珍品,如香猪、三黄鸡、矮马等。植物已发现280多科,1670多属,8000多种,是国内植物种类最多的省(区)之一。广西是中国主要林区之一,森林面积有600多万公顷,覆盖率在22%以上,尤以松树林最多。松香、八角等产量居全国第一。“活化石”银杉就产于广西。水果生产以柑橘、沙田柚、荔枝、龙眼、菠萝、香蕉、芒果为主,是国内亚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沙田柚产量居全国之首,香蕉、菠萝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野生植物及其他土特产多达1600多种,人称“土特产仓库”。还有世界名贵和稀有的金花茶,被誉为“茶族皇后”。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是甘蔗,产量居全国第二,年产糖超过200万吨,是中国发展蔗糖的最大生产基地之一。
   北部湾海域宽阔富饶。沿海岸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码头有10多个,如防城港、北海港、龙门港、企沙港、南湾港、铁山港、钦州港等。北海港、防城港已有10个万吨级泊位投产使用,防城港已跻身于全国10大港口之列,已通航29个国家和地区,年吞吐能力已超过1000万吨,是中国大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在19.2万公顷的北部湾浅海、滩涂内,底栖和潮间带生物达149种,海参、文蛤、珍珠贝等产量大,质量高,盛产驰名中外的“南珠”。各种鱼类500多种,持续资源藏量达70多万吨,年捕鱼量数万吨。世界极其珍贵的海洋哺乳动物——儒艮,即产于这一海域。67公顷世界稀罕而珍贵的海底红树林也生长于这一浅海里,被誉为“海底森林”。
   旅游资源丰富,尤以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著称。以北海为中心的滨海旅游、度假业也日渐兴旺。
    经济 1949年以后,全区已经建立了轻工、纺织、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机械、电子、化工、石油、医药、建材、森工、交通、邮电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而且具有一定规模,稳步、协调地发展。优势行业和拳头产品有:以蔗糖为主的食品工业、水电、有色金属、锰、水泥和机械产品等。商业贸易逐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的商业网络,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民族贸易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也有很大发展。同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和贸易关系。1992年,对外贸易总额16.29亿美元。交通、邮电业繁荣,已建成初步规模的以铁路、公路、水路为主的交通运输网。铁路北接中国运输大动脉京广线,西通贵州、云南、四川,南直达湛江、防城海港。西江流域各干流从西向东横穿广西,经梧州直通广州、香港、东南亚等。邮电通信事业迅速发展,1992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9亿元。广西紧靠海洋,以北海市为中心依偎着中国弓形沿海开放地带西南端,潜在的经济区位条件好。1993年,全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788.05亿元。
   
   

广西柳州水泥厂

广西柳州水泥厂


   
    文化、教育 全区有文化事业工作单位共5400个。1992年全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67%和72%。广西已经形成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职业教育相衔接,正规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的社会教育体系。全区有高等院校27所,中等专业学校123所,普通中学2666所,小学1.56万所,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6%以上;专职教师30多万人。此外,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少数民族教育也有很大发展。1992年全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6.9万人。在水稻杂交、生物遗传、医学等方面已跃居全国先进行列。
    名胜古迹  ①灵渠。位于广西东北部兴安县境内,因开凿于秦代,“陡门”众多,所以古称秦凿河、陡河,近代则称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中国和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公元前214年,运河开通,从此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连在一起。②花山崖壁画。主要分布在桂南左江流域的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等壮族聚居的地区。被称为“自然展览宫”的宁明县明江花山崖壁画最为壮观。③严关。位于兴安县城以西约8.5千米处,是古代控扼湘楚进入粤西古道要冲,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秦汉以来兵家必争之地。④昆仑关。位于桂中宾阳县和邕宁县的交界处,关道深长险要,东西两边峰峦对峙,绵亘不绝,邕宾公路沿着昆仑古道由南向北,盘绕其间,自古以来成为南宁北面的天然屏障,有“南方天险”之称。⑤友谊关。位于桂南中越交界处,关楼巍峨,两边高山古炮台挺立,关内峡谷蜿蜒数里,湘桂铁路穿越峡谷连接越南,为中越交通之咽喉,是中国南疆重要的南大门之一。⑥大藤峡。广西瑶、壮族农民起义的策源地,著名的古战场。位于黔江下游,上从横古矶,下至驽滩,全长30千米,为柳州至梧州水路交通咽喉,沿岸千山绝壁,峰峦叠嶂,绵延数百里,形势极为险要。因“峡口有大藤,长数丈,横生跨江,日沉水底,夜浮水面”而得名大藤峡。⑦金田村。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农民革命风暴——太平天国起义的发源地。位于桂平市北部。1851年1月11日,壮、汉、瑶各族人民在洪秀全等人的领导下,在金田村举行起义,从广西打到天京(南京),建立太平天国。金田村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参观游览胜地。⑧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位于田东县平马镇中心,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所在地。在这里陈列着各种珍贵革命文物。⑨列宁岩。位于东兰县的拉甲山上。1925年秋,韦拔群在此举办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把北帝岩作为宣传马列主义的大课堂。1930年,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将北帝岩改称列宁岩。⑩魁星楼。坐落在东兰县武篆乡政府驻地大院内,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一座极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它曾是右江农民革命运动的指挥台。1930年春夏,邓小平和张云逸曾在这楼里指挥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真武阁。位于桂东南容县县城东郊的人民公园中。明万历初年在唐朝容管经略台的基础之上建筑,全部木质结构,四大支柱全部悬空。程阳风雨桥。位于三江县林溪河上。建于1916年,它以独特侗族建筑形式和艺术风格而闻名中外。桂平西山。古名思陵山,因位于桂平县西部而得名。是全国有名的佛教圣地,广西著名的避暑胜地之一。
   
   

象鼻山位于漓江和阳江的江流处,是广西著名的旅游景点

象鼻山位于漓江和阳江的江流处,是广西著名的旅游景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