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上海租界交通
1)  Traffic in Foreign Settlements of Shanghai
上海租界交通
1.
Korean Ticket Inspectors and Traffic in Foreign Settlements of Shanghai
韩人查票员与上海租界交通
2)  Shanghai concession
上海租界
1.
The Imagination and Experience of Space: the Adherents of the Qing Dynasty in Shanghai Concessions during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空间的想像和经验——民初上海租界中的逊清遗民
2.
The spirit climate of Shanghai concession has educated New feeling writers mental structure of civilization in metropolis.
上海租界的精神气候,造就了新感觉派作家的洋场文人品格,他们对租界的感觉和叙事都指向洋场都市。
3)  French Conssion in Shanghai
上海法租界
4)  The west district of Shanghai French Concession
上海法租界西区
5)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上海公共租界
1.
On the basis of The Minutes of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and on the case study of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ers i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between 1928 and 1937, including its historical factors, evolution and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本文以《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The Minutes of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为主材料,通过对工部局这一租界市政机构的详细考察,着重研究了1928—1937年上海公共租界华洋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演化的历史因素、演化过程及具体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6)  Maritime traffic
海上交通
1.
Construction of port maritime traffic basal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港口海上交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
2.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coastal States in maritime traffic safety control specified in the UNCLOS and some issues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 s Maritime Traffic Safety Law,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sion of the Maritime traffic Safety Law with a view to further perfecting .
2008年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08年度立法计划,《海上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工作位列其中。
3.
With the rising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ASEAN countries, the maritime traffic flow in Beibu Gulf 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the most convenient international path"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随着我国与东盟和世界各国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北部湾作为“中国—东盟最便捷快速的国际大通道”,海上交通流量和船舶密度日趋增大,由此也带来了海上交通险情和事故日趋增多,为更好地履行国际公约赋予我国的义务,提高我国海上搜寻救助水平,体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本文就北部湾海上交通突发公共事件搜寻救助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补充资料:上海
  “申”、“沪”的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上海建城
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公元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公元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上海
16世纪(明代中叶)上海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的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开辟为“通商”口岸。在此后的一百年里,外国列强纷纷入侵上海,使上海成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主要据点。1949年5月27日,上海这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获得解放,开始新生。
历史性变革
上海的解放揭开了上海发展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人民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从根本上改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畸形发展起来的旧上海,使上海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1978年以来,上海的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上海人民以强烈的进取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发展新路,使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革,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迈进。
地理位置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4年,全年平均气温18.1℃,日照1929.6小时,降雨量1158.1毫米。全年5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
土地面积
解放初期,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解放初期的10倍。2004年末,上海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其中区域面积5299.29平方公里,县域面积1041.21平方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三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水文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