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Yangyan
杨炎
1.
"Duplicated Collection of Tax" of Yangyan and its Significance
杨炎“两税法”及其意义
2) Yang Yan
杨炎(727~781)
3) Yɑng Yɑnzheng
杨炎正(1145~?)
4) Poplar
[英]['pɔplə(r)] [美]['pɑplɚ]
杨
1.
Preliminary Report on Poplar Seedling Cultivation by Cutting with Black Film Covering;
杨树黑膜覆盖扦插育苗试验初报
2.
Response of Narrow Crown Black Poplar and Narrow Crown Black-Cathay Poplar to Salt Stress;
窄冠黑杨与窄冠黑青杨对盐胁迫的响应
3.
Shoot tips from poplar [Populus alba×(P.
用杨和苹果的茎尖进行离体培养,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A 、NAA 或2 ,4D,诱导(1) 茎的增殖或根的分化,(2) 愈伤组织形成以及愈伤组织分化根、芽或体胚,再生完整植株。
补充资料:杨炎
杨炎(727~781) 中国唐代财政改革家,两税法的倡行人。字公南。凤翔(今陕西凤翔)人。唐德宗时任宰相约两年,在财政方面进行了重要改革。他将国家赋税从归皇帝私有、由宦官掌握的大盈库收归国库大藏库,恢复了安史之乱前国家公赋与皇帝私藏分管的制度,维护了国家公赋收支独立的原则。建中元年(780),杨炎主持在全国施行两税法。他提出与西周以后的“量入为出”原则相对立的“量出为入”的财政概念;并主张“人无丁(丁男)、中(中男),以贫富为差”,作为两税法的课税基础,抛弃了唐代原来以人丁为征课标准的租庸调制,以土地、业产等财富的多寡,按每户的贫富差别进行课征。这使得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计资而税的两税法代替西晋以来计丁而税的制度,是一项带有划时代意义的措施,在中国财政思想史上是一个大突破。两税法还采用以钱定税的原则,除谷米外,均按田亩计算货币缴纳,反映了唐代中叶货币经济的发展。两税法大为简化了税制,便利了租税的征收,免去了税吏许多催索的苛扰,不但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而且也减轻了人民负担。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