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文化照护知识
1)  Cultural skill
文化照护知识
2)  cultural knowledge
文化知识
1.
On the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Knowledg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导入
2.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of cultural knowledge insertion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his paper ai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therefore to achieve the targe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融入,旨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
3)  knowledge culture
知识文化
1.
On the basis of the retrospect of cultural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ultur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an fall into knowledge culture and skill culture,and that cultural teaching may occur both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out of language teaching.
在对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可分为知识文化和技能文化;文化教学可以与语言教学同时进行,也可以独立进行。
2.
CET has long been emphasizing the teaching aspects such a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rather than the introduction of knowledge culture, much less that of communicative culture.
长期以来 ,大学英语一直偏重于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教学 ,而对知识文化 ,尤其是交际文化的导入重视不够。
3.
It is significant to take into account that Chinese knowledge culture should be introduced in a way friendly and appropriate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learners\' desire for knowledge,and to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如何在教材中恰当地导入中国知识文化,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通过文化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语言学习,是教材编写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4)  intercultural knowledge
跨文化知识
1.
It s a new subject how to impart intercultural knowledge to student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跨文化交际学始于 2 0世纪 6 0年代的美国 ,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怎样进行跨文化知识教育还是一个新课题。
5)  culture knowledge approach
文化知识层
1.
And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cultural flavor in the 21st Century College English, two categories of approaches to culture teaching, namely, culture knowledge approach and culture understanding approach, are introduced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 for College English.
以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精神为纲,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文化导入的理论根据,并结合《21世纪大学英语教程》这套教材,从文化教学的两个层面即文化知识层和文化理解层剖析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
6)  the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e
汉文化知识
补充资料:《考工记》中的物理知识
      《考工记》亦称《周礼·冬官考工记》,中国先秦时期的手工艺专著,部分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水平;作者不详,战国时期已经流传。郭沫若认为它是春秋末年齐国的官书,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有的主张战国成书说。《考工记》可能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在流传中有所增益。
  
  《考工记》开首叙述"百工之事"的由来和特点,列举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磨和抟埴等 6类的30个工种,包括了当时官方管理的手工业主要部分。由于原书一度散佚,西汉重新问世后,著录见于《汉书·艺文志》的《周官经六篇》,已有阙文又经过整理,以致各工种条文详略不等,叙述次序有所更动;有6个工种仅存名目,且衍出"辀人为辀"条。所以今本《考工记》约7100字,实际上记述了25个工种的具体内容。书中所阐述的科学道理含有力学、声学和热学等方面的物理知识。
  
  《考工记》介绍了木制马车的总体设计,并在"轮人"、"舆人"和"辀人"条中,详细记述了木车的四种主要部件轮、盖、舆和辕。文中提出为了车行轻快,车轮要"微至(圆)",轮径不能过小等有利于减小摩擦力的要求。文中列举了直辕牛车上坡费力且车不稳,上下坡时均不利于牛驾车等缺点,表明对当时车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形已有所认识。文中又指出曲辕马车的种种优点,以至"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这是对惯性认识的最早记载。"轮人"条记述了""(规)、"萭"、"水"、"县"、"量"和"权"六种检验车轮制作质量的方法,其中"水之,以眡(视)其平沈(沉)之均"一法,体现了浮力知识的应用。"矢人"条讨论了箭干强度对箭飞行轨道的影响,正确指出箭干"前弱则俛(低),后弱则翔,中弱则纡(曲),中强则扬";文中记载了箭羽的设置方法及箭羽对箭在飞行中的稳定作用,分析了箭羽大小不当的后果;字里行间反映出已涉及到空气动力的知识。《考工记》中还有不少技术经验总结的内容与工程力学的知识有关。例如:堤防和粮仓墙壁的设计,机械部件如轮辐和凿孔之间的配合,弓体和其他多种兵器的形制设计和结构特点等等。"匠人"条记载了沟洫水利设施的情形,就一些渠系水力学问题作了经验性的综述。
  
  《考工记》"凫氏"条是世界上关于制钟技术最早的论述,详细叙述了编钟的形制和各部分尺度比值,说明了钟壁厚薄、钟口形状、钟柄长短等对发声的影响,记载了"钟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这两种不同的声学效果。"人"条介绍了几种鼓的形制,记述了鼓形"大而短"及"小而长"的不同声学效果。"磬氏"条叙述了编磬的形制,并指出若音调太高,则磨其旁;若音调过低,则磨其端。这种调音方法反映出当时人们对音调与振动体长短、宽窄、厚薄之间关系的定性认识。
  
  《考工记》"氏"条说:"凡铸金之状,金(铜)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描述了冶铸青铜时观察火候的方法。"轮人"和"弓人"条记载处理木材的火烤法与热学知识有关。
  
  
  
  此外,《考工记》记述了以水定平的"水地以县"法,"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的原始测量术和都城、宫室的建筑规范;记载了礼器和多种容器特别是标准量器──的形制;论述了矩、宣、、柯和磬折等一整套当时工程上实用的几何角度定义。
  
  《考工记》集中国先秦物理知识在工艺技术上应用之大成,对后世的手工艺制作以及度量衡、建筑等有较大影响。
  
  

参考书目
   〔清〕戴震:《考工记图》,商务印书馆,上海,1955。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