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u opera
庐剧
1.
Lu opera, one of the main local operas in Anhui Province, popular with the people in the south of Huaihe River within Anhui Province, along the Yantze River and its northern areas.
庐剧,是安徽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沿岸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
2) Lu Opera Troupe of Ang Family
昂家庐剧戏班
1.
On the Study of Lu Opera Troupe of Ang Family in Wuwei of Anhui Province;
安徽无为县昂家庐剧戏班的调查和研究
3) Lushan Mountain
庐山
1.
Evaluation of Lushan Mountain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situation by means of two indices.;
两种指数对庐山水体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
2.
Type Specimens Materials of Higher Plans in Lushan Mountain and Its Neardy Areas;
庐山及其周边邻近地区高等植物模式标本采集资料
3.
The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and simulation in Lushan Mountain national Park;
庐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模拟
4) Luling
庐陵
1.
Research on garden style and dwelling feature in ancient Luling;
庐陵古村落建筑的园林化特色
2.
Support to the Appearance of Luling Ancient Villages;
庐陵古村群存在的支撑——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二
3.
A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Teams on Song Poetry of Luling;
宋代庐陵诗词研究队伍的统计分析
5) Lushan
['lu:ʃæn]
庐山
1.
Discussion About the Plan for Water Resources in the Resort of Lushan;
关于庐山风景名胜区水资源规划的探讨
2.
Grain-size Volume Fractal Features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for JL Red Earth Section,Lushan Area;
庐山JL剖面红土粒度体积分形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3.
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Packaging Strategies of Lushan Yunwu Tea;
庐山云雾茶的生态包装新探
6) Cathay
[英][kæ'θei] [美][kæ'θe]
紫庐
补充资料:庐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淮河以南和长江两岸,东到全椒,西至金寨,遍及安徽省的合肥、芜湖、淮南、六安等20余市县。原名"倒七戏",因活动中心在古属庐州的合肥市一带,1955年改称庐剧。
庐剧起源,无史料可考,据老艺人相传,在太平天国时期已有职业班社流动演出。初期的庐剧,是以皖西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门歌(门头词)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小戏。其演出剧目《卖兰花》的唱腔,就是淮河一带流行的花鼓灯调;《打桑》一剧唱的则是大别山流行的"打花石调"。当时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绕篱笆子"、"绕门转子"、"一条龙"、"剪子股"、"荷叶翻身"等,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相似。庐剧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流行于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带的"嗨子戏"影响,后来又吸收、融化了湖北花鼓戏和淮河一带的"端公(男巫)戏"等剧种的部分剧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断丰富起来,如:"端公调"唱腔和《休丁香》、《张相公打嫁妆》等剧目来自"端公戏";《讨学钱》、《采茶》等戏来自湖北花鼓戏;"黄梅快板"(又称行路调)唱腔来自皖南花鼓戏。庐剧班社早期不满10人,只能在农村草台演出,剧目是《点大麦》、《游春》、《洪武放马》、《雪梅教子》等生活小戏和折子戏。辛亥革命前后,曾一度和徽戏合班演出,称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戏,"折"指庐剧小戏)。到了30年代,部分班社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与京剧合班,称为乱弹班。因此,在剧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花腔小戏、折戏、本戏三类。花腔小戏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也有一些讽刺喜剧和闹剧,如《卖线纱》、《放鹦哥》、《上竹山》、《借妻》、《骂鸡》等。此外还有部分反映清末人民斗争生活临时编演的剧目,如揭露鸦片鬼丑态的《打烟灯》,反映农民投奔太平军的《下广东》等。折戏多为本戏中抽出的"戏胆"(具有独立性的精彩部分),如《张四姐闹东京》中的《捣松》、《梁祝》中的《闯帘》、《蓝衫记》中的《张太和休妻》、《三元记》中的《教子》等。有些虽然来自徽戏、京剧或其他剧种,但通过庐剧艺人长期在农村演出,剧中人的性格、感情、语言,都从主要观众──农民的角度出发,加以重新塑造、丰富、深化,因而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本戏以家庭悲欢离合、爱情、公案为主要内容,除本剧种独有的《柴斧记》、《手巾记》、《干旱记》、《河神》等外,大都移植改编明清传奇、鼓词和其他剧种的剧目,如《彩楼配》、《琵琶记》、《药茶记》、《孟姜女》、《天宝图》等。
庐剧的表演,乡土气息较浓,特别是花腔小戏,唱腔来自民歌,边歌边舞,生动活泼。与徽戏和京剧一度合班之后,多方吸收,丰富了表演程式。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是折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凉"、"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调"、"哀调";老旦唱的"正调"、"哀调";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调";丑与彩旦唱的"丑调";以及神鬼出场用的"神调"、"鬼对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寻板(类似导板)、抹拐(类似扫头)、伸腔、连词、切板、大小过台等变化。落板时常用帮腔,满台齐唱,称为"邀台"(或"吆台")。花腔多为民歌小调,常用于三小戏,活泼健康,有40多种,大多专戏专用。庐剧分皖西、皖中和皖东三路,各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西路唱腔高亢,假声较多,称为"山腔";东路婉转抒情,称为"水腔";中路明快朴实,介乎两路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音乐由原来的只以锣鼓伴奏改为丝弦伴奏,并增加了部分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在唱腔和表演上,剔除了某些京、庐混杂的表现手法,着重发挥了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整理了《乌金记》、《双丝带》、《双锁柜》《张太和休妻》等一批传统剧目,创作了《李华英》、《程红梅》等现代戏和民间故事剧《陷巢州》;也培养了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较有影响的剧目为《借罗衣》、《打芦花》、《讨学钱》、《休丁香》、《雪梅观画》、《花园扎枪》等。名演员有王本银、丁玉兰、孙邦栋、董少轩、张金桂、刘正元等。
庐剧起源,无史料可考,据老艺人相传,在太平天国时期已有职业班社流动演出。初期的庐剧,是以皖西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门歌(门头词)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三小戏。其演出剧目《卖兰花》的唱腔,就是淮河一带流行的花鼓灯调;《打桑》一剧唱的则是大别山流行的"打花石调"。当时的演出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绕篱笆子"、"绕门转子"、"一条龙"、"剪子股"、"荷叶翻身"等,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相似。庐剧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流行于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带的"嗨子戏"影响,后来又吸收、融化了湖北花鼓戏和淮河一带的"端公(男巫)戏"等剧种的部分剧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断丰富起来,如:"端公调"唱腔和《休丁香》、《张相公打嫁妆》等剧目来自"端公戏";《讨学钱》、《采茶》等戏来自湖北花鼓戏;"黄梅快板"(又称行路调)唱腔来自皖南花鼓戏。庐剧班社早期不满10人,只能在农村草台演出,剧目是《点大麦》、《游春》、《洪武放马》、《雪梅教子》等生活小戏和折子戏。辛亥革命前后,曾一度和徽戏合班演出,称为"四平带折班"("四平"指徽戏,"折"指庐剧小戏)。到了30年代,部分班社进入芜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与京剧合班,称为乱弹班。因此,在剧目和表演方面亦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花腔小戏、折戏、本戏三类。花腔小戏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也有一些讽刺喜剧和闹剧,如《卖线纱》、《放鹦哥》、《上竹山》、《借妻》、《骂鸡》等。此外还有部分反映清末人民斗争生活临时编演的剧目,如揭露鸦片鬼丑态的《打烟灯》,反映农民投奔太平军的《下广东》等。折戏多为本戏中抽出的"戏胆"(具有独立性的精彩部分),如《张四姐闹东京》中的《捣松》、《梁祝》中的《闯帘》、《蓝衫记》中的《张太和休妻》、《三元记》中的《教子》等。有些虽然来自徽戏、京剧或其他剧种,但通过庐剧艺人长期在农村演出,剧中人的性格、感情、语言,都从主要观众──农民的角度出发,加以重新塑造、丰富、深化,因而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本戏以家庭悲欢离合、爱情、公案为主要内容,除本剧种独有的《柴斧记》、《手巾记》、《干旱记》、《河神》等外,大都移植改编明清传奇、鼓词和其他剧种的剧目,如《彩楼配》、《琵琶记》、《药茶记》、《孟姜女》、《天宝图》等。
庐剧的表演,乡土气息较浓,特别是花腔小戏,唱腔来自民歌,边歌边舞,生动活泼。与徽戏和京剧一度合班之后,多方吸收,丰富了表演程式。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是折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凉"、"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调"、"哀调";老旦唱的"正调"、"哀调";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调";丑与彩旦唱的"丑调";以及神鬼出场用的"神调"、"鬼对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寻板(类似导板)、抹拐(类似扫头)、伸腔、连词、切板、大小过台等变化。落板时常用帮腔,满台齐唱,称为"邀台"(或"吆台")。花腔多为民歌小调,常用于三小戏,活泼健康,有40多种,大多专戏专用。庐剧分皖西、皖中和皖东三路,各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西路唱腔高亢,假声较多,称为"山腔";东路婉转抒情,称为"水腔";中路明快朴实,介乎两路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音乐由原来的只以锣鼓伴奏改为丝弦伴奏,并增加了部分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在唱腔和表演上,剔除了某些京、庐混杂的表现手法,着重发挥了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整理了《乌金记》、《双丝带》、《双锁柜》《张太和休妻》等一批传统剧目,创作了《李华英》、《程红梅》等现代戏和民间故事剧《陷巢州》;也培养了一批出色的青年演员。较有影响的剧目为《借罗衣》、《打芦花》、《讨学钱》、《休丁香》、《雪梅观画》、《花园扎枪》等。名演员有王本银、丁玉兰、孙邦栋、董少轩、张金桂、刘正元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