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苏
1)  The Sino-Soviet
中苏
1.
As a sensitive topic in the 60\'s-70,the research of the Sino-Soviet relations has become a restricted area in our country.
60、70年代中苏关系作为敏感话题,其研究在我国也成为禁区。
2)  central and northern Jiangsu
苏中苏北
3)  Central Jiangsu
苏中
1.
An Analytical Discussion on the Tenor of an Overall Well-off Society in Central Jiangsu;
苏中“全面小康”进程论析
2.
Financial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Supporting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Central Jiangsu;
苏中地区财政在沿江开发中的功能定位与支持体系
3.
Ideal in their location and economic foundation,Yangzhou,Taizhou and Nantong,the three cities in central Jiangsu,are competing with each other for the rise of their economy.
苏中三市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 ,在快速崛起的竞争中奋勇争先。
4)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江苏中医
1.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papers published in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1980 to 1998 and offer the basic information to Chinese Cochrane center.
目的 :评价《江苏中医》从 1980年至 1998年间临床治疗试验中随机对照试验 (RCT)的论文质量 ,并向中国Cochrane中心输送基线资料。
5)  booming of the middle Jiangsu Province
苏中崛起
1.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grade development,the booming of the middle Jiangsu Province could only be invoked by that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area.
用梯度发展理论分析苏中崛起应是苏中中部的先行崛起。
6)  The boundry of China and Soviets
中苏边界
补充资料:中苏海军三江口富锦之战
Image:11817992047940183.jpg
中苏海军三江口富锦之战

同江,位于黑龙江和松花江的汇合处,邻近中苏两国的分界线。1929年,中苏两国军队曾在此发生了一场开始于三江口、终止于富锦的江上水战,也是自清政府一八九四年和小鬼子之间的甲午海战之后中国的首次水上对外用兵。这场战争,是由“中东路事件”引起的。

中东铁路是1897-1901年间沙俄强迫清政府同意在中国东北修建起来的,与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相连,通过黑龙江、吉林直达海参崴。1924年5月,苏联与中国北洋政府经过长时间协商,决定中东铁路由中国赎回,在没有赎回之前,铁务业务由两国共管。但是,苏联在具体执行中,并没有完全按协定办事,双方矛盾不断,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先后收回了许多按规定应交还中国而苏联未主动移交的权利和设施,苏联大都予以默认,奉系由此轻视苏联,以为软弱可欺。

1929年东北易帜,中国在形式上统一于南京国民政府后,蒋介石认为东北依旧是一个独立王国,奉俄开战,只会使自己获得渔翁之利,于是片面夸大苏联在东北的势力,使张学良认为苏联在东北势力对其统治构成威胁。而东北军中的一些少壮派受东北境内沙俄流亡势力的误导,以为苏联内部空虚,边境武装不堪一击,战端一开,必然土崩瓦解。这些都促使张学良对苏采取强硬态度。

1927年5月27日,张学良按照蒋介石的电令,派军警搜查了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逮捕了苏联驻哈总领事等30多位苏联公民,封闭了苏联职工会,并强迫中东路苏方正、副局长停职。29日,哈尔滨特区长官张景惠下令封闭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苏联领事馆。31日,苏联政府向南京政府提出抗议。6月5日,海参崴当局要求释放其在哈尔滨领事馆被捕人员,表示愿意以缩小中东铁路局长权限作为交换条件。但东北当局却在7月10日查封苏联公司,将中东铁路管理局苏联高级官员全部免职,解散苏联职工联合会等团体,逮捕苏联人200余名,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中东路事件”。

一、黑云压城

苏军针对中东路事件,于8月6日迅速成立了苏联特别远东集团军,布柳赫尔元帅任司令,下辖的海军部队是阿穆尔河区舰队(амурская bоенная флотилия,阿穆尔河即俄语黑龙江),该舰队当时有3个舰艇大队、1个扫雷舰中队、1个航空队(14架飞机)和1个陆战营。接到命令后,舰队全面转入战备,从主要基地哈巴罗夫斯克(中国称伯力,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点)直接驶向国境线。

阿穆尔河区舰队的主力是七艘“列宁”级浅水重炮舰,该级舰是沙俄于1907年开工建造、1910年服役的“风暴”级浅水重炮舰,除了在革命战争中被白军带走和被日本干涉军掠走的外,其他的都加入了红海军,其中参加了中东路冲突的有四艘,舰名分别为“列宁”号(ленин ,原“风暴”号)、“斯维尔德洛夫”号(свердлов,原“暴风雪”号)、“红色东方”号(красный восток,原“飓风”号)、“孙中山”号(сунь-ят-сен,原“风雪”号)。

“列宁”级的主要数据为:长70.9米,宽12.8米,吃水1.41米;排水量965吨,4个蒸汽锅炉能提供1000匹马力,最大航速11.5节,续航力3726海里/8节。甲板装甲38-76毫米,炮塔装甲25-76毫米,炮座装甲51毫米,司令塔装甲51毫米。武器装备方面各舰并不一致,“列宁”、“红色东方”、“孙中山”号为安装在4个双联装甲炮塔内的8门120毫米炮,85毫米高射炮2门,37毫米高射炮2门,20毫米高射炮6门,7.62毫米高射机关枪2门;“斯维尔德洛夫”号则为4门152毫米炮,2门37毫米高射炮, 6门20毫米高射炮, 4门12.7毫米高射机枪,5门7.62毫米高射机枪;“列宁”级除了参加中苏冲突外还参加了1945年8月的苏联对日战争,1958年3月全部退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