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日伪华北劳工协会
1)  Japanese Puppet North China Labor Association
日伪华北劳工协会
2)  puppet soldiers in North China
华北伪军
1.
The county guards of the puppet soldiers in North China——A case study of occupied Hebei;
华北伪军中的县警备队——以沦陷时期的河北为例
3)  the false Government Affairs Committee of North China
伪华北政务委员会
4)  fair labor association
公平劳工协会
1.
According to judgment on evaluation regulation of fair labor association, we can have a .
为了维护世界范围内的劳工权利,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应运而生,通过对美国公平劳工协会评估守则的评述,有利于更好了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实质与作用。
5)  Japanese soldiers in North China
华北日军
6)  Chinese laborers in North America
北美华工
补充资料:伪军

所谓伪军,在1937年全面抗战以前便已存在,那是在东北的伪满州国军,主要是由原东北军组成,也包括当地招募的土匪等。在七七事变以前,由于这支部队与抗联作战,积累了一定的反游击经验,并且日军在基层都有派驻顾问或指挥,伪满部队的战斗力,可以说是比后来的伪军要强一些。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在华北、华东两地全面作战,大量俘获国民党军;同时随着北平等地的陷落,大批华北部队编入伪军序列。当时的伪军主要是两类:伪满州国军和华北伪军。华东也开始出现伪军,但在规模上远不能与二者相比。1938年时,中国东北以外的伪军数量约为78000人,随著1940年汪精卫叛离国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后,华东方面伪军大为扩张,伪军数量急剧上升至145000人。平心而论,此时的伪军现象尚不十分严重,也不在对华作战中占据太重要的地位。但1938年后,正面战场开始出现相持情况,抗日军队间相互矛盾严重,不仅国共两党出现兵戎相见,国军内部派系问题也大为突出,靠一时的激情已难以维系高昂的士气。而国民政府更是推出"曲线救国"口号,许可国民革命军指挥官在面对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可为保存实力,暂时投降"的指令,结果伪军数量急剧攀升。作战时战局不利,在上级许可下投降是职业军人的选择,二战时除苏联和日本外各国都认可这种做法,并尽力保护已方战俘的安全,但公开许可作战部队这样做的后果则是严重的,尤其是许可这些部队去协助敌人作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