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纳米AlN颗粒
1)  Nano-AlN particles
纳米AlN颗粒
2)  Sub-micon AlN Particulate
亚微米AlN颗粒
1.
Preparation of Sub-micon AlN Particulate Reinforced 2618 Alloy Composites;
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该方法可以使亚微米AlN颗粒均匀地分布在 2 618合金基体中 ;由于强烈的搅拌使 2 618合金中针片状Al9FeNi相变为细小颗粒状 ,该相大部分分布于晶界。
3)  nanoparticles
纳米颗粒
1.
Preparation and their gas-sensing properties of CdTeO_3 nanoparticles;
CdTeO_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
2.
Advance in research on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nanoparticles;
纳米颗粒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3.
Preparation of Insulin Micro-/Nanoparticles:Effect of External Water Phase on Dispersion of Particles in Colloid;
外水相对胰岛素载药纳米颗粒胶体系统分散性的影响
4)  nanoparticle
纳米颗粒
1.
Simulation of coagulation and growth of titania nanoparticle in flame;
TiO_2纳米颗粒在火焰中凝结长大的数值模拟
2.
The Size Measurement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l Studies of 2,7-Divinylpyridine-9,9′-diethylfluorene Nanoparticles;
2,7-二乙烯吡啶基-9,9′-二乙基芴纳米颗粒的粒度测量及荧光光谱的研究
3.
Photo Oxidation of Ag/Titanium Oxide Nanoparticle Film Induced by Ultrafast Laser;
超快激光激发下银/氧化钛纳米颗粒膜的光氧化
5)  nano-particle
纳米颗粒
1.
Copper matrix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AlN and Al_2O_3 nano-particles;
AlN和Al_2O_3纳米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2.
Study on fluidization state of primary nano-particles mixed with large particles;
原生纳米颗粒添加组分流态化研究
3.
Self-assembly technology of nano-particle driven by the micro force;
微观作用力驱动的纳米颗粒自装配技术
6)  nano-particles
纳米颗粒
1.
Effects of nano-particles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electrobrush plated nickel coating;
纳米颗粒对镍刷镀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2.
The enhancing effect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on the liquid s mixing in microchannels;
磁性纳米颗粒对微槽道液体流动的混合增强作用
3.
Solv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Bi_2Te_3 nano-particles and nanowires;
Bi_2Te_3纳米颗粒和纳米线的溶剂热合成及组织特征
补充资料:颗粒性与颗粒度
      胶片上所记录的影像放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密度不均匀的颗粒状形态,这种颗粒形态在观察者视觉上的反应称为感光材料的颗粒性,它是一种主观的印象。对这种不均匀性的客观计量叫做颗粒度。
  
  颗粒度是感光胶片,特别是底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它与影像质量的关系和噪声与声音质量的关系相似。因此,颗粒度被认为是光学信号传递中的噪声,也有人称之为"噪影"。颗粒大的胶片,不仅会使影像的结构粗糙损伤摄影艺术效果和降低影像质量,并且会象微弱的声音被淹没在噪声中一样,把大量的影像细部吞噬于变化无常的颗粒之中,使影像丧失质感。胶片的颗粒度对于电影画面与声音的技术质量有更为重要的影响,这是由于影片是在高倍率放大条件下观赏的,易产生粗粒的感觉;放映时,画面在不断地更迭,映现在银幕上的颗粒位置也随之不断变化。所造成的效果似布满画面上的小虫不断地在银幕上蠕动;更为严重时,表现为大小不同的黑白或彩色斑点,似沸水一样在银幕上翻腾。粗糙的颗粒会使声带在还音时,产生令人讨厌的杂音并使高频部分受到损失。
  
  胶片颗粒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溴化银晶体的平均尺寸,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它们在乳剂层中的分布均匀度。人们所看到的颗粒现象并非单个的银粒或单个的染料,而是溴化银在乳剂层中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银粒比较密集处,给人以黑块的感觉;银粒比较稀疏的部分,给人以空白的感觉。
  
  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几种测量与表示颗粒度的方法。通用的公认比较好的方法是均方根颗粒度(RMS颗粒度)。这种方法是:将受测胶片用一系列不同曝光量均匀曝光,经显影后选取密度为1.0的样品,用测微密度计进行扫描测量,测量出1000个以上的数值后,算出所测密度的平均值,然后再算出每次测量与平均值之差,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d1,d2,...,dn为每次测得密度与平均密度的偏差值,n为测量的总次数。
  
  一般电影胶片的RMS颗粒度在5与15之间(最低为3.5,最高不超过20),数字越小,颗粒越细。有的高感光度黑白负片的颗粒度为15(颗粒较粗);彩色正片5254和黑白正片的颗粒度为 9;Ⅱ型彩色负片的颗粒度为5。
  
  乳剂中溴化银晶体的大小与颗粒度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地说,高感光度乳剂的颗粒要粗些,这是由于大晶体受光照射面大,显影后形成的密度也较高。显影条件对颗粒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显影液的成分、显影温度、显影γ值与密度以及加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干燥条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颗粒度。
  
  大多数黑白胶片的颗粒度随着密度的上升而增大,因此,曝光过度,对黑白影像的颗粒度有不良的影响。彩色胶片的颗粒度不随密度上升而加大,在高密度处其颗粒度反而有所下降。无论是黑白片或彩色片,它们的颗粒度都随显影γ值的提高而增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