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公街9号,即今东城教育学院所在地,是元代大都路总管府和明清两代顺天府署。所谓顺天府署,就是包括京师以及附近州县的行政机构,其职掌包括“掌京府之政令,宣化和人,劝农问俗,均贡赋,节征徭,谨祭祀,阅实户口,纠治豪猾,赈卹穷困,清录罪囚”。以清乾隆朝为例,顺天府统管大兴、宛平二京显和另外二十二个州县,府内设东西南北四路厅分管各路州县。对应国家的六部机构,顺天府设立有吏、户、礼、刑、兵、工六房,以及府学,负责缉捕贼盗,掌管钱粮,监督学政,并审理案件。顺天府管理京畿,地位非常重要,被定为正三品衙门,比一般府的级别高三级,而且按照旧制,正三品衙门用铜印,而唯独顺天府用银印。
元代大都路总管府初期还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元定都于今天的北京,改金代的大兴府为大都路,“至元中大都路廨署无定制,至或假民家以庀事”(《王直重修顺天府记》)。直到元至大年间,由监路平章政事莫吉奏请用42500缗钱购得此地,营建公署,占地面积约20亩。明朝甫定,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明永乐迁都北京后,定此地为顺天府署。尔后,“府尹宁阳王侯贤谂于众,改作焉,为正堂、后堂各五间,中堂三间,左为经历司,右为照磨所。前为大门,凡三重,各三间,六曹案牍之舍,库厩庖湢皆完。崇卑广狭,各中程度,总为屋五十八间。以正统十四年三月兴工,景泰三年七月落成”(《王直重修顺天府记》)。清代入关后,顺治帝定都北京,仍以此地为顺天府署。现存顺天府大堂为北京市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时期,顺天府署改为北平市立小学、幼稚园、东北中山中学及河北省路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此地又曾改作陆军司令部,成了审讯中国人的地方,周围房屋几乎都变成了监狱。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一度为河北北京中学、北京市第一四四中学,现为东城教育学院。原有建筑大多遭到拆除,或被改建成楼房。
根据《王直重修顺天府记》对顺天府署规制和名称的记述,对照乾隆《京城全图》和光绪《顺天府志》中顺天府署全图,可以对这个建筑群体进行大致的勾勒描述。顺天府署,是南北有序,东西有秩的建筑群体。所谓南北有序,指的是在南北中轴线上,顺序设有三重大门、影壁、殿宇和监狱;所谓东西有秩,指的是在主轴线两侧布置有附属院落、廊庑和两厢建筑。
顺天府的第一重门在今东公街南口,稍北即第二重门,第三重门就在今东城教育学院大门的位置。在第二、三重门之间,即所谓“六曹案牍之舍,库厩庖湢”。西有北京城内唯一的包公祠、把总司厅、照磨署和代书处;东有五圣祠、侯审所、粮厅、科神庙;再东则为各科办事处所和一些附属房屋。
第三重门之内,是顺天府署的主要院落。王直所描述的“正堂、后堂各五间,中堂三间”,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看到。而在东城教育学院添建楼房、改造院落之前,这里还有宽阔的庭院,正面的影壁和一株三人合抱的古柏。现在唯一可看到的古迹,便是一座面阔五间的顺天府大堂。大堂东西面阔26米(约合八丈一尺余),南北通进深14米(约合四丈四尺),前后出廊,悬山顶,两端用五花山墙封护。今天所见屋顶用瓦系筒板瓦,过垄脊,不设正脊。清代该堂是提审犯人的地方,上悬“肃清畿甸”匾额,内有清世宗雍正皇帝的训词:“畿甸,首善之区,必政肃风清,乃可使四方观化。非刚正廉明者,曷克胜任!”大堂的瓦顶椽望屡经修葺,室内梁架依还有清晰的旋子彩画。为适应后来的礼堂的建筑功能,大堂的前后廊都被推出,东西均改建或加建,后檐门、窗都改为砖砌拱券形式,前檐也修建了槛墙和门窗,原建筑形制已难考证。
据故旧介绍,在大堂之后,除了可能曾经存在过的其它堂座外,还有二座半地下建筑,其遗址可能未遭破坏。一座被称为“水牢”,建筑基址约见方一丈,室内地面位于地表以下一米四左右,铁栅为窗,贴近地面,门绘兽面,阴森可怖,攒尖屋顶,翼角悬铃。该建筑当初曾作仓库使用,室内墙壁存在一自然形成的明显分界线,线下有水珠渗出,线上则十分干爽。另一座建筑位于“水牢”之东,间距不过一米余,被翻建为一层平房,地基未遭全部清除,亦须下三步台阶而达室内,旧时可能也作牢房之用。现在东城教育学院院内还能够看见小石亭的顶盖和旧碑残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