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sparagus filicinus Buch.-Ham
羊齿天门冬
1.
The roots of Ephedra sinica Stapf and Asparagus filicinus Buch.
本论文还对百合科(Liliaceae)天门冬属(Asparagus)植物中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 Buchu。
2)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天门冬
1.
Study on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Glucopeptide Bond of Glucoprotein form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天门冬糖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糖肽键的研究
2.
AG-b was one of the glycoproteins from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precipated with 40% acetone,and its β-eliminated product had 243 nm UV absorption band,indicating the linkage linking protein and polysaccharide was O-type bond.
AG_b为40%丙酮沉淀的天门冬糖蛋白级份,它的β-消去反应产物在243nm有紫外吸收峰,表明其糖和蛋白质连接键为0-型糖肽键。
3) Radix asparagi
天门冬
1.
It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rose,or a cnidium monnieri,or a ophiopogon japonicus,or a radix asparagi.
关于古汉语植物词"虋冬"名实的注解,历来说法不一,或认为即蔷薇,或认为是蛇床子,或认为是麦门冬,或认为当天门冬。
4) Asparagus genus
天门冬属
1.
The maximal same step method of cladistic classification is used in the study of Asparagus genus.
利用最大同步法对蒙古高原天门冬属植物进行了分支分类研究,将本属植物分为2个亚属,天门冬亚属分为2个组。
5) Asparagales
天门冬目
6) altheine
天门冬素
补充资料:天门冬
【通用名称】
天门冬
【其他名称】
天门冬 (《本经》)
【异名】
大当门根(《石药尔雅》),天冬(《药品化义》)。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
【植物形态】
天门冬,又名:颠勒(《本经》),万岁藤、婆罗树(《救荒本草》),天棘(《纲目》),白罗杉(《植物名实图考》),多儿母、八百崽、丝冬。 攀援状多年生草本。块根肉质,簇生,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4~10厘米,灰黄色。茎细,长可达2米,有纵槽纹。叶状枝2~3枚束生叶腋,线形,扁平,长1~2.5(~3)厘米,宽1毫米左右,稍弯曲,先端锐尖。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花1~3朵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下垂;花被6,排成2轮,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6,花药呈丁字形;雌蕊1,子房3室,柱头3歧。浆果球形,径约6毫米,熟时红色。花期5月。 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园。分布我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采集】
秋、冬采挖,但以冬季采者质量较好。挖出后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按大小分开,入沸水中煮或蒸至外皮易剥落时为度。捞出浸入清水中,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微火烘干或用硫黄熏后再烘干。
【药材】
干燥的块根呈长圆纺锤形,中部肥满,两端渐细而钝,长6~20厘米,中部直径0.5~2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有时有细纵纹或纵沟,偶有未除净的黄棕色外皮。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粘性,断面蜡质样,黄白色,半透明,中间有不透明白心。臭微,味甘微苦。以肥满、致密、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条瘦长、色黄褐、不明亮者质次。 主产贵州、四川、广西。此外,浙江、云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河南、江西等地亦产。以贵州产量最大,品质亦佳。 同属植物羊齿天门冬(参见"土百部"条)、小茎叶天冬(分布云南)的块根,在少数地区亦作天门冬入药。
【药理】
抗肿瘤作用 体外试验(美蓝法及瓦氏呼吸器测定),天门冬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脱氢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呼吸。
【炮制】
拣去杂质,水洗净J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段,干燥。
【性味】
甘苦,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大寒,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归经】
入肺、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②《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功用主治】
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 ①《本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 ②《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 ③《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 ④《千金方》:"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羸瘦,偏枯不随,风湿不仁,冷痹,心腹积聚,恶疮,痈疽肿癞,亦治阴痿、耳聋、目暗。" ⑤《日华子本草》:"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补五劳七伤,治肺气并嗽,消痰、风痹热毒、游风、烦闷吐血。" ⑥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痿蹷嗜卧,足下热痛。" ⑦《本草蒙筌》:"能除热淋,止血溢妄行,润粪燥秘结。" ⑧《纲目》:"润燥滋阴,清金降火。" ⑨《植物名实图考》:"拔疔毒。"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4钱;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
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皆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垣衣、地黄为之使。畏曾青。" ②《日华子本草》:"贝母为使。" ③《本草正》:"虚寒假热,脾肾溏泄最忌。"
【选方】
①治嗽:人参、天门冬(去心)、熟干地黄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含化服之。(《儒门事亲》三才丸) ②治吐血咯血:天门冬一两(水泡,去心),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阿胶僻之,蛤粉炒成珠子)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本事方》天门冬丸) ③治妇人喘,手足烦热,骨蒸寝汗,口干引饮,面目浮肿:天门冬十两,麦门冬(去心)八两,生地黄三斤(取汁为膏)。上二味为末,膏子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煎逍遥散送下。逍遥散中去甘草加人参。(《素问病机保命集》天门冬丸) ④治肺瘙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捣取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菀四合,入铜器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补缺肘后方》) ⑤治血虚肺燥,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天门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净洗,去心、皮,细捣,绞取汁澄清,以布滤去粗滓,用银锅或砂锅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温酒调服。(《医学正传)天门冬膏) ⑥治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天冬、麦冬、板蓝根、桔梗、山豆根各三钱,甘草二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⑦治老人大肠燥结不通:天门冬八两,麦门冬、当归、麻子仁、生地黄各四两。熬膏,炼蜜收。每早晚白汤调服十茶匙。(《方氏家珍》) ⑧治疝气:鲜天冬五钱至一两(去皮)。水煎,点酒为引内服。(《云南中草药》) ⑨催乳:天冬二两。炖肉服。(《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沧疗乳房肿瘤 对一般良性乳房肿瘤,尤其是乳房小叶增生,不论肿块大小,奏效迅速,大多数可获治愈。52例乳腺小叶增生和纤维腺瘤患者,治疗后30例临床痊愈,16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对乳腺癌也有一定的近期效果,表现为用药后肿块缩小,质地变软;但远期疗效尚不显著,表现为用药一段时间后,即呈相持状态,不再有明显进展(纤维瘤亦如此),个别病例虽加大剂量,亦未见明显改善。对开始溃烂出血的乳房肿瘤和广泛转移的晚期乳癌,效果不佳。用法:每日取鲜天门冬2两,剥去外皮,隔水蒸熟,3次分服。亦可制成片剂内服、或注射剂供肌肉或静脉注射。 ②用于扩张宫颈 于人工流产前12小时,将天门冬插入子宫颈管,能使宫颈自然扩张与软化。据84例观察,效果良好者达94%,未发现1例感染。先兆流产病例应用后,可自行发动宫缩,排出宫腔内容物;对人工流产病例则无此现象。用法:选择大小及弯度适当(长5~7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光滑完整的天门冬1条,末端系一纱线,浸泡于95%酒精中,4小时后即可应用。操作时按常规消毒,扩张阴道,暴露宫颈外口,以长镊子夹住天门冬的系线端,另一端对准宫颈口徐徐插入,达子宫颈管内口。阴道内填塞纱布1块,以防天门冬脱落。约12小时即可行刮宫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