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篆刻艺术的形式美
1)  Form Beauty of Seal Cutting Expresses
篆刻艺术的形式美
2)  Seal Cutting
篆刻艺术
3)  art of seal cutting
篆刻艺术
1.
Nowadays the art of seal cutting is very flourishing, but it is in a long distance from the modern life.
当代篆刻艺术空前繁荣 ,然而篆刻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远离 ,又无情地压缩了篆刻艺术的生存空间。
2.
The art of seal cutting is a key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4)  Achievements of Seal-cutting
篆刻艺术成就
5)  perfect artistic form
完美的艺术形式
6)  On Study of Chengsui s Sealing Cutting Art
程邃篆刻艺术研究
补充资料:篆刻
篆刻

    中国特有的具有艺术价值的印章镌刻。因古代印章多以篆书入印而得名  。后传入日本等国  。秦以前印章称鉨(同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皇帝用玺,一般人的印章称印。汉代皇帝、皇后、诸王等所用印章称玺。官印、私印又出现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称。唐代称宝。宋元时,又有记、朱记、图章、戳子等名称,并从此将印章作为艺术品来欣赏、创作。从六朝开始,印章用朱色印泥钤盖在纸上,镌刻成凸状的印文,称阳文或朱文;凹状印文称阴文或白文。印章材料有铜、金、银、铁等,明清多用叶蜡石,青田石中的冻石,寿山石中的田黄、田白,昌化石中的鸡血石等。构成篆刻艺术的主要条件为篆法、章法和刀法。印章文字主要用篆书。宋元前大篆、缪篆、鸟虫书均入印,后多用小篆,另有将篆书笔画折叠均匀,填满印面,称九叠篆。近代亦用隶、草、楷书入印。篆刻要求书法艺术的修养,所谓刀中见笔。
   
   

汉广陵王玺


   
   章法是指印章文字的安排和布局,即“分朱布白”,遵从虚实疏密、欹侧均衡 的艺术规律。以增减、屈伸 、挪让、呼应等方式处理。清代篆刻家将虚实疏密关系概括为疏可走马、密不通风、计白当黑的布局规则。欹侧均衡则指以轻重、起伏、离合等关系于参差不齐中求得统一和谐。另外还可以笔画的粗细肥瘦、边框栏格的安排及击边的方法求得多变和残缺的趣味,使布局变化丰富。
   刀法指下刀的方法不同引起刀痕面貌、趣味的差异。古人镌刻用刀如用笔,故刻印刀又称铁笔。刀法因人、因流派各异,有挺健、流畅、奔放、沉着等众多面貌。
   款识是篆刻艺术的附度部分。有边款、顶款等称呼,隋代有印背加刻铸造年月日的,为最早的印款。明代则在印侧刻款识文字,内容有作者姓名、时间或词句等。书体有楷、草、隶、篆、行书等,阳、阴文均有。它与印面篆刻相映成趣。
   自元代赵孟大力提倡篆刻后,元代王冕,明代文彭、何震、汪关,清代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龙、蒋仁、黄易、奚冈、陈鸿寿、陈豫钟、赵之琛、钱松、丁敬、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等均为各树一帜、不断推进篆刻艺术的名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