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教为不需教
1)  Teaching for No Teaching
教为不需教
2)  teaching for not teaching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3)  no teaching
不需教
1.
Teaching is for no teaching means we should teach students how to get knowledge and innovate in study by themselves.
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懂得怎样获取知识,怎样创新,以达到不需教的目的。
4)  teaching improper behavior
不当教学行为
5)  unhealthy teaching action
不良教育行为
1.
The types of teacher s unhealthy teaching actions mainly include mechanical impression, sarcasm, threat, indifference, partiality, power pressure, body punishment.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不良教育行为的类型主要有 :刻板印象、挖苦、恐吓、冷漠、偏向、权压、体罚等。
6)  For teaching is not the end
因为教不是目的
补充资料:耆那教哲学
      耆那教是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宗教之一。耆那原意为"胜利者"。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或"宿作因论"等。该教自称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相传有24祖师。第24祖是略早于释迦牟尼的筏驮摩那(约前540~前468)。他对耆那教进行了改革,使教义系统化,耆那教徒尊称他为大雄。筏驮摩那生于古印度吠舍离一个王族的家族,30岁出家,苦修12年成道,出游讲道30年,72岁死于白婆。在他生活的年代,印度出现了许多哲学流派或沙门思潮,反对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正统思想。耆那教是这些沙门思潮之一,它反对婆罗门正统思想主张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耆那教提出七谛说,即: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灵魂即命和非灵魂即非命所组成,灵魂包括能动的和不动的两大类。能动的灵魂根据感觉器官的多少分为六种,不动的灵魂存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原素中,因此一切动植物和非生物体内均有灵魂存在,不能任意杀害。非灵魂也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形的物质,由原子和原子复合体组成;另一类是不定形的物质,由时间、空间、法(运动的条件)和非法(静止的条件)组成。耆那教的哲学在谈到物质世界时还详细阐述了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无始无终、无限、永恒,具有味、香、色和两种触(粗与细,冷与热)的属性;原子的结合常常是由两个不同性质或对立的原子组成,又由更多的乃至无数的不同原子构成大的复合体;原子复合体除具有原子属性外,还有物理属性,如排斥和吸引、大小、形状等;原子因空间、法和非法而产生运动,物理世界的变化导源于原子在运动过程中的分解和聚合。耆那教的原子论虽然裹以宗教唯心论的外衣,但在构成现实世界的范围内实质上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耆那教认为人的行为即业也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它附着于灵魂,形成一种障碍,称为"漏人",使本来清净、圆满的灵魂受到"系缚",要想解脱就必须"制御"。制御的方法为修"五戒",即不杀生、不欺诳、不偷盗、不奸淫、不蓄私财;持"三宝",即正智、正信、正行,以及实行苦行。只有这样才能排除旧业,使新业不生,达到"寂静",使灵魂呈现出原有的光辉,从而摆脱轮回,获得解脱。耆那教在与外教的辩论中曾发展了印度的逻辑学,提出"七支论法",也称为"或然论"。
  
  耆那教在公元1世纪前后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4~13世纪曾在印度广泛传播,在20世纪又进行了改革。耆那教的经典在公元4世纪末编集成书,共有7部45种,即支(11支经)、 付支(12付支经)、杂记、裁断经(6种)、难提经、阿努伽陀罗经、根半经(4种)。耆那教的主要哲学著作是白衣派论师优摩娑衣的《入谛义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