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传统,即“中华辞赋传统”,指中华辞赋“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辞赋社会因素”、辞赋文化因素、辞赋文学流变等内容和形式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辞赋家创作习成、辞赋品德、辞赋思想、辞赋风格、辞赋技巧、辞赋文化、辞赋史等等领域的中华非物质文化的诸多元素。辞赋传统,是中华非物质文化的内在表现形式。辞赋的传统,具体指的是什么呢?金学孟云:“‘嬉笑怒骂皆成趣,信马由缰任东西’。应该是写作特色啊,写作方法的精粹部分。就是汉赋、骈赋、律赋、文赋、散赋、杂赋等等的一种写作内在规律和表达形式,以及她所肩负的社会使命。”。手缺一指云:“似歌而不媚,拒诽而隐讽。含怨而词不怒,文奇而意不悚。求音韵之华美,谋和谐而中庸”。辞赋之俪雅吗?却者,愁也。愁辞之不及赋也。中国辞赋,如果换用现代语言,那就失去了他的特体基石作用。用现代语言来套用传统辞赋的形式新的语言方式,是很难表达赋人的心境的。这就是所谓“辞赋传统”。学者日不落,提出“中华辞赋传统”学说。
中国新辞赋,是否该继承传统和如何继承传统的问题呢?答案当然是肯定性的。赋界、赋人、赋风、赋论、赋品、赋记、赋话,当代辞赋文化,均很薄弱,与古代相比,简直是雏形而已。中国辞赋,从《楚辞》算起,其间经历着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但传统辞赋的语言节奏和音韵,总离不开对称。当对称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被文学的规律(辞赋文学发展规律是:不平衡——平衡——不平衡)打破。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其辞赋,运用传统形式,继承屈原精神。两人虽隔千载,但:思想、遭遇、志向、品格,相通也。《旧唐书<本传>》云:“(柳宗元)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
当代辞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应当属于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写的中华辞赋,既非古人辞赋,也非资本主义的辞赋,更绝非汉民族的辞赋,当为中华民族的辞赋。于是,辞赋作品的共同“主体要一致(手缺一指语)”;作家却呈现出“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手缺一指语)”。辞赋革新,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历史上还没有哪个人物,居然斗胆敢于否定那个时代,辞赋的弊端。由此,千古中华辞赋,将随同中华辞赋革新派的名字,气荡长空。
书贵,贵在看,不贵在买。如果天天都看,就觉得书贵。只是如果把一切都看淡一些,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只不过在恢复一种汉风的写作手法并加上魏晋后的骈句,唐宋的格律与对偶,那样的新体古言汉风赋将是最完美的一种赋文体。难道当代辞赋与古典辞赋划等号么?如果写现代赋,不如去写散文。没有秦风汉曲的赋文,根本没有可读性的。
当代人写的赋,与古赋,有区分么?秦风汉曲,正是唐宋八大家,推崇的。如果写成现代文赋,那已经不具备赋的资格了。那当代白话赋,就是散体赋了。与秦风汉曲并存,究竟哪个是复古,哪个是创新?矛盾,也不矛盾。复古的是风体,创新的是美感。“辞赋中的传统”,究竟指那些范畴?下府岸人曰:“如果写现代赋,不如去写散文”。没有秦风汉曲的赋文,根本没有可读性的。秦风汉曲,就是传统吗?(董乃斌有一本《雄风振采》,辞赋所困惑的许多问题在里面都有答案。惟书万事通)。(注解:日不落,求教学者“乾坤居士”,对话摘录。)
中华辞赋革新口号:秦风汉曲、魏晋风骨、韩柳文蕴、桐城遗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继承传统、创造革新今人写古体赋,为当代赋;今人写白话赋,也为新赋;其二者,正如打油诗与古典诗歌一样,都是诗歌范畴。仅属语言体式造成的风格差异而已。潘、岸二魁,热衷于辞赋事业。故,病龙先生云:“潘翁呐喊,岸人抗旗。”。其实,这样精辟的论断,是东北辞赋集团最伟大的贡献。因为:潘是当代辞赋战略家,岸是当代辞赋最伟大的实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