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培根科学观新解
1)  A New Reading of F.Bacon View of Science
培根科学观新解
2)  new science view
新科学观
1.
Taking the trend of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as the background, the new strategy of China s modernization drive is expounded in terms of new economy view, new science view, new agriculture view and new modernization.
 以21世纪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为背景,研究提出新经济观、新科学观、新农业观和新现代化,主要论断有:(1)人类社会将遵循着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工业化)到知识经济(知识化)再回归新农业经济(农业化)的发展方向;阐述了导致回归新农业经济(农业化)的内涵及其依据。
3)  Cultivation of New Discipline
新学科培育
4)  the new history of science
新科学史观
5)  scientific view of solving questions
解题科学观
1.
As a US renowned scientific philosopher in the 20th century,he absorbs the thoughts of Popper s,Lakatos and Kuhn s in his "Progress and Question" critically,takes a different scientific view of solving questions from other scientific philosophers,and expound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cientific activities of solving questions and science.
他作为20世纪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在他的《进步及其问题》一书中,批判地吸收了波普、拉卡托斯和库恩等人的思想,提出了不同于其他科学哲学家的解题科学观,集中论述了科学的解题活动及其与科学进步的关系。
6)  outlook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科学解释观
1.
On logical positivism′s outlook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论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解释观
补充资料:新科学

【《新科学》】 18世纪的意大利法学家、历史哲学家、美学家维柯著。初版于1725年。全名是《关于各民族的共同性质的新科学原则》,是一部阐述古代文化史、诗歌和美学的理论著作。

维柯在书中力图说明人类如何从神的时代,经过英雄时代,进入人的时代。这三个时代各有相应的不同的心理、性格、宗教、语言、诗、政治和法律。但他一方面认为“真理即事实”,“人类的真理是人在知的过程中所组合和造作出来的”,神和宗教都是由人凭想象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又把神看作世界秩序的最终建立者,把人性作为历史进程中的本原,并把宗教看作文化发展的动力,显得有点矛盾和不科学。关于如何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上,维柯强调语言学与哲学结合的研究原则。

在美学上,维柯也结合其历史哲学观点提出了卓见。第一,认为美在秩序与和谐。这种秩序与和谐起于天神意旨创造的人类制度。天神出于善的目的“保存人类”而创造的人类制度合于自然又合于目的,这种美是最为高明的“包罗人类制度万象的神明论证”。

第二,提出“诗性智慧”的概念。诗性智慧是原始人类“最初的智慧”,或称之为“感觉到的想象出的玄学”,是一种如同感觉力和想象力的诗性能力和心理功能,更是一种诗性创造。他并由此探讨了诗的产生以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维柯首先论证了“诗的最崇高的功绩就是赋予感觉和情欲于本无感觉的事物”,认为诗的基本特点是想象。他说原始人和儿童都长于想象,因此,“在世界的儿童期,人们按着本性都是崇高的诗人”。其次,他论证了想象力和推理力的差别,说“推理力愈弱,想象力也就愈强。”“由于人类推理力的欠缺,崇高的诗人才产生出来。”把诗的产生和想象力联系起来,从而区别了诗的逻辑和理智的逻辑。维柯还认为诗与哲学的区别还在于“哲学飞腾到普遍性,而诗则必须深深地沉没到个别事例中去。”

第三,维柯指出了诗性智慧(形象思维)有两个规律:一是“自己变成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从“无知”走向有知,即以己度物,这种使世界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事物显得具有感觉和情欲”的诗性创造方式又可称为“隐喻”,二是以物的类比,以物度物,把个别事物“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类似于典型化手法)。《新科学》第一次生动地说明了形象思维与艺术创造的真正关系。

克罗齐在他的《美学史》里说,“《新科学》实在就是美学”,认为美学这门新科学的真正奠基人并不是鲍姆嘉通而是维柯。《新科学》中把人的心灵本性作为历史的根源,缺乏对人类物质生产实践这个更深层的历史基础的深入理解。它过分强调想象与思维的绝对对立和先后次序,用以解释美和艺术的创造也是很不完善的,但它对后来克罗齐的“直觉说”,黑格尔关于艺术的历史发展的观点以及移情派美学都有深远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