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康海文学研究
1)  A Study of Kang Hai s Work
康海文学研究
2)  The Study on the Taikang Literature of Early Jin Dynasty
太康文学研究
3)  the study of Hai-pai literature
海派文学研究
4)  research on overseas Chinese-language literature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1.
It has been more than 20 years since the research on overseas Chinese-language literature came into being.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兴起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通过回顾其发展历程,梳理该学科从孕育到走向成熟的历史脉络——从外在(研究领域、对象)平面空间上的拓展,到内在理论建设的不断进深。
5)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at abroad
海外现代文学研究
6)  A Survey of the Marine Literature Studies
海洋文学研究综述
补充资料:康海
康海(1475~1541)

    中国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德涵,号对山,又号浒西山人、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因有党附刘瑾之嫌,落职为民。归家后,以山水声伎自娱。著有《对山集》、《沜东乐府》等。
   康海为明代前七子之一,除诗文外,康海擅乐府小令。著有《中山狼》杂剧。
   《中山狼》杂剧取材于马中锡《中山狼传》,演东郭先生救狼而险遭狼害事。当时的人们多认为《中山狼传》和《中山狼》杂剧是为影射李梦阳负恩而作。事之真伪难定,但此剧演中山狼蒙恩反噬,客观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的本性和政治上的倾轧关系,并批判恩将仇报,讽刺世态炎凉,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剧中刻画狼的诡诈性格,生动逼肖。全剧结构严密,曲文典丽,写景如绘,又能结合环境传情达意,情境交辉,有一定艺术价值。
   以中山狼故事为题材的戏剧作品,同时还有王九思的《中山狼院本》,为一折杂剧,开明代单折杂剧的先声,与康海的作品并传。两剧内容相同,文词结构,各擅其长。稍后,陈与郊有《中山狼》杂剧,汪廷讷有《中山救狼》杂剧(佚),无名氏有《中山狼白猿》传奇(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