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人体隐喻系统研究
1)  System Research on the Metaphor of Human Body
人体隐喻系统研究
2)  metaphor study
隐喻研究
1.
Considering of the ignorance of metaphor study in English teaching, the writer attempts to make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s.
回顾了隐喻研究的历史。
3)  body metaphor
人体隐喻
1.
A Cultural Approach to English and Chinese Body Metaphor;
英汉人体隐喻的文化研究
2.
Based on Lakoff and Johnson s theories on metaphor,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ody metaphors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and explores the causes from both cognitive and cultural aspects.
从认知的角度,运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英汉语中的人体隐喻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探讨两种语言在人体隐喻表达上的异同,并从认知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4)  system metaphor
系统隐喻
1.
After analyzing the issues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aper comes down to politics metaphor under system metaphor.
首先分析了企业知识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它们归结为系统隐喻下的政治隐喻;通过引入系统思考和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提出了一个企业知识管理的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框架,并对其逻辑步骤进行了论述;最后,对该框架在某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5)  systems metaphors
系统隐喻
1.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ncepts of system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the paper, reviews their new developments: systems metaphors,system of systems methodologies and 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
本文分析了系统概念和系统工程方法论,并对系统概念及系统方法论的 新进展:系统隐喻、系统方法论的系统体系及全面系统干预方法论作了 评介。
6)  Systemic Metaphors
系统隐喻
1.
After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systemic metaphor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metaphors are the bridges linking the problem situation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methodologies.
本文介绍了系统隐喻的概念和功能 ,指出隐喻是连接问题情境和方法论的桥梁。
补充资料: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机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的前身。1929年11月该会在北平成立时,即设有考古组,主任是徐炳昶(旭生)。1934年正式设立史学组,顾颉刚为主任。
  
  史学研究会从事田野考古的人员,除徐炳昶外,先后有常惠、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孙文青等。工作项目主要有:1930年春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古物保管委员会合作,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获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另外,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有苏秉琦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何士骥著《石刻唐太极宫暨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兴庆宫图之研究》(1935),何士骥、刘厚滋合编《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1936年在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史学研究所,由徐炳昶任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所址迁往昆明,后仍迁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