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 Feminism Thoughts of Zhouzuoren
周作人女性观研究
4) A Few Research about ZHOU Zuo-ren
周作人研究点滴
5) women studies
女性研究
1.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English on the images of Chinese women groups since the 1990s,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women studies in the west v.
在当今中国女性研究领域,女性群体形象一直是东西方学界共同关注的主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一批较有分量的研究专著和期刊论文。
6) Plato on Women
柏拉图女性观研究
补充资料:周作人(1885~1967)
现代散文家。浙江绍兴人。原名櫆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重要笔名有独应、仲密、药堂、周遐寿等。1901年秋入南京水师学堂,始用周作人名。1906年赴日本留学,与鲁迅一起编译《域外小说集》,后入东京政法大学、立教大学文科学习。1911年夏回国后,先后任浙江省教育司视学和绍兴教育会会长、浙江省第五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春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处纂辑员。
"五四"时期,周作人是新文化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参加发起文学研究会,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主持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是《新青年》主要撰稿人之一。他起草《文学研究会宣言》,并撰写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明确提出"文学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谈虎集·思想革命》);积极提倡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纪录研究"的"人的文学"(《艺术与生活·人的文学》),和"记载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的“平民文学”(《艺术与生活·平民文学》),反对"违反人性"的"古代礼法"、传统"习惯制度",以及歌颂"才子佳人",宣扬"迷信"、"黑幕"、"色情狂"、"奴隶"哲学的"非人的文学"(《艺术与生活·人的文学》)。周作人同时以极大的热情介绍了俄国、日本、希腊文学以及波兰、匈牙利等被压迫民族的文学,并用自己的散文和新诗创作(代表作《小河》)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和同时代不少寻求道路的先行者一样,他的社会思想和文学观念相当庞杂:"托尔斯泰的无我爱与尼采的超人,共产主义与善种学,耶佛孔老的教训与科学的例证,我都一样的喜欢尊重,却又不能调和统一起来,造成一条可以行的大路"(《雨天的书·山中杂信》)。但总的说来,资产阶级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五四"时期,他正是以此作为主要的思想武器,投入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并且在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的文学界和思想界都有着较大影响。
"五四"以后,周作人一方面作为"语丝"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写了大量着重“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散文,继续批判封建旧道德旧文化,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支持进步学生运动,并参加了反对甲寅派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另一方面,他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与封建隐逸思想有了发展,进而提倡"以表现个人情思为主"的文学(《文艺的讨论》),1922年1月30日《晨报副刊》,提出"复兴千年前的旧文明"的口号(《雨天的书·生活之艺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周作人虽然仍有"对于现状的不平"(鲁迅1934年5月6日致杨霁云书,1981年版《鲁迅全集》12卷),但更对人民革命斗争满怀忧惧,思想逐渐远离时代的主流,公开鼓吹闭门读书,以苟全性命于乱世。在理论上也倒退到根本否定"五四"新文学的彻底革命性质,把它看作是明末公安派文学运动的再现,同时提倡闲适小品,把文学作为"供雅人""摩挲"、"抚慰和麻痹"的"小摆设"(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南迁,虽经各界人士的多次劝说敦促,周作人仍留在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北平,不久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督督办、东亚文化协会会长、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副理事长等伪职。日本投降后,以叛国罪于1945年12月入狱,1949年1月保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写作有关鲁迅的回忆资料外,主要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散文家,周作人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创作实践上,他从自己的个性出发,从英国随笔、明末公安派小品、日本俳文中汲取养料,形成了独特的成熟的艺术风格。他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在娓娓絮语中,针砭时弊,纵谈文史,描摹风物,探寻人情物理,显示着爱智者的"博识"与"理智",无"卖智与衒学"之嫌(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却自有亲切、通达的风致,从容描绘中浸透着作家的闲适趣味,"蕴藉而诙谐"的"淡淡的喜悦"里(《药味集·谈俳文》)、《立春以前·〈文载道文抄〉序》),搀杂着几分忧郁、惆怅,文字表达上则大巧若拙,举重若轻,构成了平和冲淡的境界,同时注重适度的含蓄,另有一种"涩味"。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上述风格的《碰伤》、《卖汽水的人》、《乌篷船》、《谈酒》、《吃茶》等名篇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20年代在周作人影响下,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以"冲淡"、"清涩"为主要特色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很有权威的流派"(阿英《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在稍后的李广田等人的散文作品中,也隐现他的影响。30、40年代,随着思想的演变,周作人的散文以自我为中心,追求闲适和性灵,沉湎于"草木虫鱼",结果只能如他自己早就说过的那样:"只见苍蝇,不见宇宙"(《知堂文集·苍蝇》)了。不但取材越来越远离时代,风格也"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在读者中的影响日趋缩小。
周作人一生著述涉及十分广泛的领域,在民俗学研究、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希腊及日本文化研究、性心理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的著作主要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药堂语录》、《书房一角》、《秉烛后谈》、《苦口甘口》、《立春以前》、《过去的工作》、《知堂乙酉文编》、《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儿童杂事诗》,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儿童文学小论》,文学史著作《欧洲文学史》,书信集及序跋集《周作人书信》、《苦雨斋序跋文》、《周曹通信集》、《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作主要有:《红星佚史》、《域外小说集》(与鲁迅合译)、《炭画》、《点滴》(后改为《空大鼓》)、《现代小说译丛》(与鲁迅、周建人合译)、《现代日本小说集》(与鲁迅合译)、《陀螺》、《狂言十番》、《玛加尔的梦》、《黄蔷薇》、《两条血痕》、《希腊拟曲》、《希腊的神与英雄》、《希腊女诗人萨波》、《乌克兰民间故事》、《俄罗斯民间故事》、《阿里斯托芬喜剧集》(与罗念生合译)、《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译)、《浮世澡堂》、《古事记》、《石川啄木诗歌集》(与卞立强合译)等。
"五四"时期,周作人是新文化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参加发起文学研究会,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主持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是《新青年》主要撰稿人之一。他起草《文学研究会宣言》,并撰写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明确提出"文学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为重要"(《谈虎集·思想革命》);积极提倡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纪录研究"的"人的文学"(《艺术与生活·人的文学》),和"记载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的“平民文学”(《艺术与生活·平民文学》),反对"违反人性"的"古代礼法"、传统"习惯制度",以及歌颂"才子佳人",宣扬"迷信"、"黑幕"、"色情狂"、"奴隶"哲学的"非人的文学"(《艺术与生活·人的文学》)。周作人同时以极大的热情介绍了俄国、日本、希腊文学以及波兰、匈牙利等被压迫民族的文学,并用自己的散文和新诗创作(代表作《小河》)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和同时代不少寻求道路的先行者一样,他的社会思想和文学观念相当庞杂:"托尔斯泰的无我爱与尼采的超人,共产主义与善种学,耶佛孔老的教训与科学的例证,我都一样的喜欢尊重,却又不能调和统一起来,造成一条可以行的大路"(《雨天的书·山中杂信》)。但总的说来,资产阶级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五四"时期,他正是以此作为主要的思想武器,投入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并且在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的文学界和思想界都有着较大影响。
"五四"以后,周作人一方面作为"语丝"派的主要成员之一,写了大量着重“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散文,继续批判封建旧道德旧文化,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支持进步学生运动,并参加了反对甲寅派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另一方面,他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与封建隐逸思想有了发展,进而提倡"以表现个人情思为主"的文学(《文艺的讨论》),1922年1月30日《晨报副刊》,提出"复兴千年前的旧文明"的口号(《雨天的书·生活之艺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周作人虽然仍有"对于现状的不平"(鲁迅1934年5月6日致杨霁云书,1981年版《鲁迅全集》12卷),但更对人民革命斗争满怀忧惧,思想逐渐远离时代的主流,公开鼓吹闭门读书,以苟全性命于乱世。在理论上也倒退到根本否定"五四"新文学的彻底革命性质,把它看作是明末公安派文学运动的再现,同时提倡闲适小品,把文学作为"供雅人""摩挲"、"抚慰和麻痹"的"小摆设"(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南迁,虽经各界人士的多次劝说敦促,周作人仍留在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北平,不久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督督办、东亚文化协会会长、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副理事长等伪职。日本投降后,以叛国罪于1945年12月入狱,1949年1月保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写作有关鲁迅的回忆资料外,主要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散文家,周作人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创作实践上,他从自己的个性出发,从英国随笔、明末公安派小品、日本俳文中汲取养料,形成了独特的成熟的艺术风格。他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在娓娓絮语中,针砭时弊,纵谈文史,描摹风物,探寻人情物理,显示着爱智者的"博识"与"理智",无"卖智与衒学"之嫌(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却自有亲切、通达的风致,从容描绘中浸透着作家的闲适趣味,"蕴藉而诙谐"的"淡淡的喜悦"里(《药味集·谈俳文》)、《立春以前·〈文载道文抄〉序》),搀杂着几分忧郁、惆怅,文字表达上则大巧若拙,举重若轻,构成了平和冲淡的境界,同时注重适度的含蓄,另有一种"涩味"。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上述风格的《碰伤》、《卖汽水的人》、《乌篷船》、《谈酒》、《吃茶》等名篇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20年代在周作人影响下,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以"冲淡"、"清涩"为主要特色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很有权威的流派"(阿英《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在稍后的李广田等人的散文作品中,也隐现他的影响。30、40年代,随着思想的演变,周作人的散文以自我为中心,追求闲适和性灵,沉湎于"草木虫鱼",结果只能如他自己早就说过的那样:"只见苍蝇,不见宇宙"(《知堂文集·苍蝇》)了。不但取材越来越远离时代,风格也"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在读者中的影响日趋缩小。
周作人一生著述涉及十分广泛的领域,在民俗学研究、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希腊及日本文化研究、性心理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的著作主要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药堂语录》、《书房一角》、《秉烛后谈》、《苦口甘口》、《立春以前》、《过去的工作》、《知堂乙酉文编》、《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儿童杂事诗》,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儿童文学小论》,文学史著作《欧洲文学史》,书信集及序跋集《周作人书信》、《苦雨斋序跋文》、《周曹通信集》、《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作主要有:《红星佚史》、《域外小说集》(与鲁迅合译)、《炭画》、《点滴》(后改为《空大鼓》)、《现代小说译丛》(与鲁迅、周建人合译)、《现代日本小说集》(与鲁迅合译)、《陀螺》、《狂言十番》、《玛加尔的梦》、《黄蔷薇》、《两条血痕》、《希腊拟曲》、《希腊的神与英雄》、《希腊女诗人萨波》、《乌克兰民间故事》、《俄罗斯民间故事》、《阿里斯托芬喜剧集》(与罗念生合译)、《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译)、《浮世澡堂》、《古事记》、《石川啄木诗歌集》(与卞立强合译)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