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从拉魂腔到柳琴戏
1)  From Lahun Air to Liuqin Drama
从拉魂腔到柳琴戏
2)  Liuqin drama
柳琴戏
1.
Liuqin drama, bom out of Lahun air arising in the midst of Qing dynasty, wasaccepted by national cultural systems in 1950s, and now has grown to be the big regionaldrama category between the areas of Lunan and Subei with its obvious effects on otherdramas of other areas of China.
柳琴戏——脱胎于清代中叶出现的拉魂腔,20世纪50年代具有了官方文化体系下的“剧种”身份认同,今天已成长为活跃在鲁南、苏北交界区域并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地方性大剧种。
3)  liuqinxi
柳琴戏
1.
Liuqinxi is one of the local dramas of Shandong province.
柳琴戏是山东地方剧种之一,因曲调优美动人而深受群众的喜爱,素有“拉魂腔”之称,又因女腔常用尾音翻高七度的拖腔,亦称“拉后腔”。
4)  pull cavity soul
拉魂腔
1.
Based on current development in the Sulu and Yu-wan at the junction of the four provinces civil local opera "pull cavity soul" as the research object,to pull soul running through the cavity region as a cultural regions - Huaihai areas, and using their Huaihai regional comprehensive study of reg.
本文以流布发展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区的民间地方戏曲“拉魂腔”为研究对象,以拉魂腔流布地区作为一个文化区域——淮海地区,采用淮海区域整体研究与其子区域研究相结合的手法,对拉魂腔戏曲进行整合性的多层次、多角度、跨学科的区域文化特质的考察与研究,就目前来看,以这种视角对拉魂腔的研究还未曾见,这也为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了较大的研究空间。
5)  From Guqing to Qin song
从古琴到琴歌
6)  From Gezi Ballad to Gezi Opera
从歌仔到歌仔戏
补充资料:柳琴戏
      戏曲剧种。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也叫"拉魂腔"。拉魂腔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由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即弦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其唱腔中的〔娃子〕、〔羊子〕和鲁南俗曲及柳子戏唱腔曲牌〔耍孩儿〕、〔山坡羊〕有渊源关系。一说源于江苏海州,是由当地秧歌、号子中的〔太平歌〕、〔猎户腔〕经民间艺人丘、葛、张(一说"杨") 3人加工而成为拉魂腔。后来丘、葛分别去皖北、鲁南传艺,因此在当地流行。1950年据丘门艺徒魏光才(当时80岁)推算,丘门于清乾隆年间已存在了。拉魂腔流布于鲁南、皖北、苏北相接壤的广大地区以后,遂分为 5路:中路以徐州为中心,北路以临沂为中心,东路以新海连为中心,南路以宿县为中心,西路则在涡阳、蒙城一带。它们既有共同的渊源关系,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都在当地逐步形成为戏曲剧种。其中流行于江苏徐州和山东临沂的中、北两路,于1953年依据所用伴奏乐器柳叶琴(弹拨乐器)定名为柳琴戏。其形成过程,最初只是由单人或双人清唱的曲艺,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他们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节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单篇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在老"篇子"中有"咸丰三年粮食贵,......拜了师傅去学戏"的唱词,可知至迟在咸丰初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和"三小"戏,如《打干棒》、《小书房》、《喝面叶》、《王小二赶脚》之类。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一种由一人赶扮几个剧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演夏三(丑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剧中有兄、妹、公、婆、母、嫂 6人,均由丑、旦先后 7次改扮表演,故此剧也名《七妆》。经历了"抹帽子戏"的过渡之后,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的戏班,先后进入临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这时已采用柳叶琴伴奏了。并且增加了行当,丰富了剧目,又吸收、借鉴京剧及梆子戏发展了自己的音乐伴奏和表演艺术。
  
  柳琴戏的脚色行当有自己特殊的名称,分小头(闺门旦)、二头(青衣)、二脚梁子(青衣兼花旦)、老头(老旦)、老拐(彩旦)、大生(老生)、勾脚(丑)、毛腿子(花脸)、奸白脸(白面)等。其身段、步法多具有民间歌舞的特点。唱腔除有慢板、二行板、紧板等板式变化外,唱段的起、转、收都有一定的程式性板头。演员起腔、行腔比较自由,伴奏可紧随唱腔而灵活变化,这种方式艺人称做"弦包音"。
  
  据1957年山东省戏曲研究室调查,柳琴戏共有传统剧目 200多种,有小戏也有大戏。大戏中有各行当专工的所谓"台柱戏",如:小头的《四平山》、《八盘山》、《鲜花记》、《鱼篮记》;二头的《点兵》、《观灯》、《书馆》、《四告》;老头的"四氏",即老康氏《断双钉》、老阎氏《小鳌山》、老邓氏《英台劝嫁》、老杨氏《孟月红割股救母》;勾脚的《二、五反》、《雁门关》、《拦马》、《跑窑》;小生的《大、小隔帘》、《白罗衫》、《刘贵臣算卦》;老生的"五王、四相"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徐州建立了江苏省柳琴剧团,在临沂建立了山东省临沂地区柳琴剧团等演出团体。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喝面叶》、《小书房》、《张郎与丁香》等。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大燕和小燕》已摄制成影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