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我叫斯威夫特。
1)  My name is Swift.
我叫斯威夫特。
2)  Swift [英][swɪft]  [美][swɪft]
斯威夫特
1.
On the Allegory in Swift s Gulliver s Travels;
超拔的讽喻: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漫论——纪念这位站在时代高点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2.
A Satire of Dignitaries,a Derision of Tyranny--Jonathan Swift s Gulliver s Travels;
讥讽权贵 嘲弄暴政——江奈生·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
3.
Jonathan Swift s Satiric Art and Social Ideal in Gulliver s Travels;
从《格列佛游记》看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和社会理想
3)  Jonathan Swift
斯威夫特
1.
Jonathan Swift s Influence on Chinese Modern Satirical Literature;
斯威夫特对中国现代讽刺文学的影响
2.
A Study of Jonathan Swift s Influence on Zhou Zuoren s Prose;
论斯威夫特对周作人散文创作的影响
3.
Loftiness and Irony ——Jonathan Swift and his Article A Modest Proposal;
崇高与反讽——斯威夫特和他的《一个小小的建议》
4)  Jonathan Swift (1667~1745)
斯威夫特,J.
5)  Jonathan Swift
乔纳森·斯威夫特
1.
On Jonathan Swift s Importance In Irish History of Culture: A Study Compared With Lu Xun;
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文化选择与文化地位
6)  Graham Swift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1.
Last Orders is Graham Swift’s sixth novel, for which he received the Booker Prize.
《最后的遗言》是英国当代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第六部小说,其丰富的内涵使之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研究中的热点。
补充资料:斯威夫特
斯威夫特(1667~1745)
Swift,Jonathan
    英国作家。1667年11月30日生于都柏林,卒于1745年10月19日。15岁入都柏林大学,25岁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34岁获博士学位。先以两篇讽刺批判性的论文《书籍之战》和《无稽之谈》初次显示了他的讽刺才能。1699~1710年任爱尔兰大法官秘书,先后四次到伦敦。1710年10月任《考察报》主编,支持托利党政府同法国签订和约,成为首相和女王的亲信。他给定居在爱尔兰的女友艾斯特写了大量内容广泛、情深意切、妙语连珠的信件,后以《给斯特拉的信》为题发表,成为英国书信文学的珍品。1714年回到爱尔兰任副主教,积极投入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写了一系列战斗性很强的政论、杂文和小说。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是他的代表作。全书共四卷,通过主人公格列佛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巫人岛、贤马国等虚构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集中反映18世纪初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讽刺批判英国的内外政策,歌颂历代进步人士的正义斗争。作品想象力丰富,构思奇特,语言精练。小人国、大人国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几乎家喻户晓。
    
   

《格列佛游记》插图

《格列佛游记》插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