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颂主之名!
1)  Bless the name of the Lord!
颂主之名!
2)  After the hymn had been sung,
唱完颂主歌之后,
3)  the sound of"ya"and"song"
雅颂之声
4)  praise from the author
颂扬之笔
5)  eulogy songs
颂功之歌
1.
As soon as the eulogy songs shook o.
在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与周初乐歌天命佑周的主题不同,祖先、时王实实在在的武功成为穆王时代仪式乐歌最基本的内容;在颂功之歌摆脱祭祀目的的束缚成为独立的乐歌类型时,燕享乐歌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仪式乐歌由娱神向娱人的转变。
6)  Nunc Dimittis
西缅之颂
补充资料:《颂》
《颂》

    《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合称三颂。
   对于“颂”的解释,《诗·大序》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颂》诗是周王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的舞曲乐歌。
   《周颂》31篇,产生在中国西周初年。作者不可考。其中有26篇是周王朝祭祖乐章,内容是颂扬周部族祖先的功德,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
   《鲁颂》4篇,作于春秋时期。《诗·小序》认为这4篇都是歌颂鲁僖公勤俭治国,以农牧业为本的功业的,并认为《鲁颂·駉》的作者为鲁太史克。朱熹《诗集传》认为《鲁颂·閟宫》是鲁僖公自作。也有人根据诗中“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句认为是鲁公子奚斯作。作者究竟何人,迄无定论。
   《商颂》原有12篇,现存5篇,其余7篇何时散失,已不可考。《商颂》作于春秋时期,是宋国人追述祖业(殷商)的颂歌。关于作者,前人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史记·宋世家》认为,宋襄公时,大夫正考父为赞美他,于是追述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裴駰《史记集解》也引《韩诗章句》同此说。另一种说法是《诗·小序》称:“微子至于戴公,其间礼乐废坏,有正考甫者,得《商颂》12篇于周之太师,以《那》为首。”《国语·鲁语》亦称:“正考父(与甫字通)校商之名颂12篇于周之太师,以《那》为首。”此说不认正考父为作者,至多认定他做过校正讹误的工作。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均主《诗集》与《国语》之说。近代学者王国维等则主《史记》之说,迄今莫衷一是。
   
   

南宋马和之绘《周颂·清庙之什》

南宋马和之绘《周颂·清庙之什》


   
   《颂》诗的内容比较单纯,以宣扬天命、歌颂祖先功德为主。也有一些反映农、牧、渔业生产的。如《周颂·臣工》、《周颂·噫嘻》、《周颂·丰年》、《周颂·载芟》、《周颂·良耜》等,多为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答谢神佑)的祭歌,对西周初期的生产规模及其情况均有具体生动的描述。《鲁颂·駉》赞美了鲁僖公时的牧马之盛,反映了鲁国畜牧业的发展。其他如《商颂·长发》、《商颂·玄鸟》等还保留了不少关于商部族始祖的神话传说,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神话具有重要的意义。
   《颂》诗属庙堂文学,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故语言典雅庄重而欠清新活泼,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缺少《风》诗那种民歌格调;多采用生动具体的描述,很少有《风》诗中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鲁颂》、《商颂》的时代较《周颂》略晚,故其中的诗歌也一定程度地受到《风》、《雅》的影响,风格与《雅》相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