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莱索托王国
1)  The Kingdom of Lesotho
莱索托王国
2)  Lesotho is the Mountain Kingdom.
莱索托是山之国。
3)  Lesotho [英][lə'səutəu]  [美][lə'soto]
莱索托
4)  loti [英][,lɔ:'ti]  [美][,lɔ'tɪ]
洛蒂(莱索托)
5)  ls Lesotho
莱索托(域名)
6)  Lesotho Highland Water Project
莱索托调水工程
补充资料:莱索托
莱索托
Lesotho

   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全称莱索托王国。面积3.04万平方千米。人口197.2万(1994)。居民多属班图语系的巴苏陀族和祖鲁族黑人,另有少量欧洲人和亚洲人。塞苏陀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约90%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首都马塞卢。
   
   

地图:莱索托

地图:莱索托


   
   

莱索托国旗  国徽

莱索托国旗 国徽


   
   

首都马塞卢的总理官邸

首都马塞卢的总理官邸


   
   四周为南非所环抱。地处南非高原东缘德拉肯斯山西坡。东部为山地;北部是高原;西部为丘陵;沿西部边界有一条宽约40千米的狭长低地,全国70%的人口集中于此。奥兰治河和土格拉河均发源于东部。属大陆性亚热带气候。
   莱索托独立前称巴苏陀兰。19世纪初巴苏陀酋长莫舒舒一世统一各部族,建立了王国。为抵抗布尔人(荷裔南非人)的入侵,国王于1843年接受了英国的“保护”。1868年英国正式宣布巴苏陀兰为其“保护地”,并于1871年将其并入英国在南非的开普殖民地 。1884年英国又宣布巴苏陀兰为其“高级专员领地”。1966年10月4日独立,定国名为莱索托王国,莫舒舒二世为国王。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由国民党执政,乔纳森任首相。1986年1月20日发生军事政变,乔纳森政权被推翻,由莱哈尼耶(曾译莱卡尼亚)少将任主席的军事委员会接管政权。
   1990年,莱哈尼耶改组政府。11月6日莫舒舒二世被废黜,由其长子莫哈托王子继位,称莱齐耶三世。1991年,莱索托发生不流血的军事政变,莱哈尼耶宣布辞职,原军委会委员拉梅马上校接管政权。1996年2月国王戴维·莫哈托·贝林·塞伊索(原称莱齐耶三世)登基。国王为国家元首,内阁为行政机构,首相为政府首脑。议会实行两院制。1996年5月组成的政府,首相N.莫赫勒。
   莱索托自然资源贫乏,经济落后,为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80年代,因受西方经济衰退和旱灾影响,经济较困难。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7.17亿美元。货币名称马洛蒂,3.6马洛蒂兑1美元(1994)。
   莱索托的工业以手工业和加工业为主。矿业以钻石为主。由于国际市场萧条,主要钻石矿已于1982年停产。农业是莱索托的经济支柱。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可耕地仅占全国面积的13%。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和连年干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主要农作物为玉米、高粱、小麦、豆类。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靠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援助。畜牧业占重要地位,全国66%的土地可供放牧,是非洲马海毛产地。政府鼓励发展旅游业。大部分旅游者来自南非。莱索托为内陆国家,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公路全长4714千米。首都马塞卢国际机场可起降中型民航客机。国际航线通向南非、莫桑比克、博兹瓦纳、津巴布韦、斯威士兰、塞舌尔和以色列。
   进口商品主要为食品、燃料、机械等;主要出口马海毛、钻石等。主要贸易伙伴为南非。1988年获外援4.4亿美元。主要援助来自美国、德国、瑞典、英国、联合国、欧洲共同体、非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
   莱索托成人识字率为65%。小学实行义务教育。主要报刊有《今日莱索托》、《莱索托之光》、《彗星》、《巴苏陀参事》。莱索托通讯社于198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建立。莱索托电台和电视台用塞苏陀语和英语广播。
   莱索托奉行不结盟和睦邻外交政策。
   莱索托与中国于1983年4月30日建交。两国签有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1990年4月7日中国中止同莱索托的外交关系。1994年1月12日起两国恢复外交关系。
   莱索托、英国有传统关系,英国曾是莱索托最大援助国。后美国为莱索托最大援助国。莱索托一向重视同南非保持睦邻友好关系。1986年后两国关系更为密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