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高柳春日
1)  Takayanagi Haruhi
高柳春日
2)  Chunliushe
春柳社
1.
The Discovery and Explanation of the Souvenir from the First Performance of camellia woman by Chunliushe;
春柳社首演《茶花女》纪念品的发现与考释
3)  Chunliu troupe
春柳剧
4)  Chun Liu Ying
《春柳莺》
1.
Romantic drama Poem of Plum Blossom was based on romance Chun Liu Ying of early Qing period.
传奇剧《梅花诗》据清初著名才子佳人小说《春柳莺》改编而成,在情节、人物、主题上完成了戏剧化创造,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5)  Chunliu School
春柳派
1.
The Tragedy of the Chunliu School and the Japanese New School Drama;
春柳派悲剧与日本新派剧
6)  The peach and willow vie to be the top attraction of spring
桃柳争春
补充资料:春柳社
春柳社

    中国戏剧团体。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创始人李叔同(息霜)、曾孝谷。先后加入者有欧阳予倩、吴我尊、马绛士、谢抗白、陆镜若等人。
   春柳社的戏剧活动可分为前期春柳和后期春柳两个时期。前期春柳包括1907~1909年在日本东京的演出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两次演出,一次是1907年6月1、2日公演的《黑奴吁天录》,剧本按现代话剧分幕形式用口语写成,因而被欧阳予倩称之为“可以看作中国话剧第一个创作的剧本”。这次演出在东京引起轰动,其影响达于国内。另一次是1909年初夏演出的4幕话剧《热血》,这出戏无论在内容和运用话剧形式上,都获得中国留学生的好评。
   辛亥革命后,春柳社员陆续归国。1912年春,陆镜若邀集欧阳予倩、马绛士、吴我尊为骨干,成立了新剧同志会,开始了后期春柳的戏剧活动。1912~1915年,新剧同志会以上海为基地,先后在常州、苏州、无锡、长沙、杭州一带作巡回演出,保留剧目有《家庭恩怨记》、《不如归》、《猛回头》、《社会钟》等,对新剧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15年陆镜若去世,新剧同志会也随之解体。
   春柳社作为新剧初创时期自成一体的一大流派对于这一新兴剧种的形成、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