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直立,嫩叶绿色时,茎秆为正方形,木栓化后灰褐色近圆形。单叶对生,革质,椭圆形。叶腋有上下两种芽,上芽萌生成水平或斜生的一分枝,下芽萌发成直生枝。花数朵至数十朵,丛生于叶腋,花瓣5片,雄蕊数与花瓣数相同,柱头二裂,子盲下位。浆果,一般有种子二粒。 主茎长出6-12对真叶时,开始长出一级分枝,随后每长一对真叶,长出一对分枝。种后2-3天开始结果,4-5年进入盛产期,经济寿命20-30年。从开花至成熟,小粒种6-8个月,中粒种10-12个月,大粒种12-13个月。 要求年降雨量1000-1800mm,土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pH值6-6.5。小粒种宜在海拔900-1800m,气候温凉的地区种植,要求年平均温度17-19.5℃。夜温0-1℃连续7天则引起枯枝;一般10℃开始生长,气温超过30℃时,生长受抑制,花芽发育不良。中粒种宜在海拔900m以下的地区种植,要求年平均温度23-25℃,当温度降至2℃时,叶片出现寒害。为喜荫作物,需一定的荫蔽。 用种子育苗,从充分成熟的果实中取出种子,洗去果肉,晾干后即可播种。沙床播种催芽,80%荫蔽度,子叶展开后,按20 ×25cm株行距移苗,继续培育。中粒种可用扦插法繁殖育苗。用木栓化的直生枝,对剖削成单芽带半叶的插穗,长7-8cm,插于干净河沙苗床,保持湿润和85-90%的荫蔽度,约2个月可发根,发根后移于苗圃。苗高40-50cm长有1-2对分枝时即可定植,植距视种类而定,小粒种0.8-2×2m,中粒种2×2-2.5m,大粒种为4×5m。幼龄咖啡施肥以氮、磷肥为主,适当施钾肥,结果后施肥应以氮钾肥为主,适当配合磷肥。每年还应施1-2次有机肥。 主要病害有: 咖啡叶锈病Hemileia vastatrix。主要为害大粒种和小粒种的叶片,引起落叶、减产。摘除病叶,流行期每隔2周喷一次0.5-1%波尔多液,连续喷2-3次即可防止病害蔓延。 美洲叶斑病Mycena citricolar,仅在拉丁美洲发生,能使咖啡损失90%以上。防治方法为合理修剪,喷施铜素杀菌剂。 维管束病Fusarium xylarioides,发生于非洲国家。浆果病(coffee Berry disease),发生于非洲和中美洲,可使咖啡损失30-50%。 环斑病、皱叶病、卷叶病、咖啡根结线虫、短小根结线虫等,在拉丁美洲国家曾造成严重损失。咖啡短体线虫曾摧毁爪哇95%的小粒种咖啡;肾形线虫使菲律宾咖啡的根系受到严重损坏。 主要害虫有: 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幼虫钻蛀小粒种树干。 咖啡旋皮天牛Dihammus ceruinus,幼虫在树干基部造成螺旋形伤痕。两种天牛引起枯枝、减产甚至整株死亡。清除被害植株;成虫羽化前喷2%马拉硫磷或6%敌敌畏杀死成虫或防止产卵。 咖啡枝小蠹Xylosandrus compactus,为害枝条,结合修剪消灭害虫,5月上旬用1:100倍杀螟松喷杀成虫。 咖啡果小蠹Hyphthenemus hampei,广泛分布于世界咖啡植区,为害浆果和成熟的果豆,可减产60%以上。对上述危险病虫害,要严格检疫。 花期长,小粒种9月至11月,9月至10月为盛果期;中粒种11月至次年6月,2月至4月为盛果期。 商品咖啡豆加工方法有两种:①干制法,鲜果晒干或烘干后,用脱壳机脱去果皮和种壳,筛去杂质即成。此法较简单省工,但咖啡豆质量较差。②湿制法;制出的咖啡豆质量较好。加工程序:脱果皮 →分皮→脱胶(小粒种需发酵24-36小时,中粒种需发酵36-48小时)→洗涤→干燥→脱种壳→商品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