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夏日南亭怀辛大
1)  IN SUMMER AT THE SOUTH PAVILION THINKING OF XING
夏日南亭怀辛大
2)  Yuan-huai, Ou-The Soul of 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
大夏之魂欧元怀
3)  southern summer soybean
南方夏大豆
1.
A total of 191 southern summer soybeans(Glycine max) in 9 provinces from Huanan region of south China were analyzed by 60 SSR loci.
利用60个SSR位点对来自华南地区9个省份的191份南方夏大豆(Glycinemax)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191份材料中共检测到66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为11。
2.
This research analyzed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Southern summer soybean of littoral base.
南方大豆地区是我国栽培大豆的中品种份数最多的一个生态区,因此南方夏大豆是宝贵的品种资源。
4)  Charade [英][ʃə'rɑ:d]  [美][ʃə'red]
夏利 日本大发
5)  Xin An-ting
辛安亭
1.
Xin An-ting s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mqteriacs and Popular Reading Materials in Yan an Period;
关于延安时期辛安亭编写教材和通俗读物的研究
6)  cinchotine
辛可亭
补充资料:夏日南亭怀辛大
夏日南亭怀辛大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体裁==:五古

--------------------------------------------------------------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

--------------------------------------------------------------

目录

  • 1 注释
  • 2 韵译
  • 3 赏析
  • 4 简评

[编辑] 注释

1. 山光:山上的日光。

2. 池月:即池边月色。

3. 轩:窗。

--------------------------------------------------------------

[编辑]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

[编辑] 赏析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

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

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

[编辑] 简评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