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ilm Philharmonic Troupe
电影乐团
2) film music
电影音乐
1.
In the films of House of Flying Daggers,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 and Heros,Chinese folk musical elements were infused into film music and have made great success.
《十面埋伏》、《卧虎藏龙》、《英雄》等电影音乐中,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功,显示了中国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世界中的复兴,而中西结合的民族音乐创作将使中国电影音乐获得新的生机。
2.
"Therefore, resorting to film music when conveying emotions and feelings suits film best.
电影音乐借助电影的视觉形象使它插上翱翔的翅膀,它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感染力,增强了银幕形象的思维空间感,多层次地丰富了画面,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3.
Meregjih, a Mongolian composer, has been awarded a prize for his special contribution to the Chinese film music.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这门视听艺术中声音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对电影语言的立体化呈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 Film Music
电影配乐
1.
Analysis of the Holleywood Fantasy Film Music Since 1990 s;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奇幻电影配乐分析
4) movie music
电影音乐
1.
There are three stages for the audience aesthetic cognition of movie music: apperceive,cognition transfer,and rational criticize.
受众对电影音乐的审美认知经过了感知层面、认知迁移层面、理性批判层面三个阶段。
5) Yɑn'ɑn Diɑnyingtuɑn
延安电影团
6) Lun Diɑnying Yinyue
《论电影音乐》
补充资料:电影音乐
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电影音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
性质与特点 电影成为综合艺术之后,音乐虽然仍保持着本身所具有的艺术表现的特殊性。如擅长抒情、不擅长叙事、需要听觉来感受、需要时间的过程展现形像、通过演奏和演唱的再创作才能欣赏,但是,在表现的方式上却发生了相应的变化:①音乐构思须根据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使音乐的听觉形像与画面的视觉形像相融合,体现综合性的美学原则。除神话片、童话片、科学幻想片以及现代的实验性的电影以外,电影中的人物造型、表情、动作、语言、环境气氛等,大都是接近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因而,电影音乐也不象一般供音乐会上演出的纯器乐曲和舞台演出的歌剧音乐、舞剧音乐那么夸张和程式化。②音乐常常与对话、自然音响效果相结合。在无声电影时期,有时音乐是唯一的声音,从头至尾贯串全片。由于录音技术的进步,进入有声电影时期,除音乐之外,还可以录制语言和自然音响效果,解脱了在无声电影时期音乐超负荷的现象。导演和作曲家从电影的真正需要出发,只有在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的时候才恰当地、有效地使用音乐。这样,既符合音乐的艺术规律,又提高了电影综合艺术的美学功能。这使音乐真正地发展成为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电影音乐形成分段陈述的结构,也有促进作用。
现实性与功能性 电影音乐,按照在电影中出现的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性的音乐,也叫做客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有声音的来源;另一类是功能性的音乐,也叫做主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没有声音的来源。
现实性音乐包括在电影生活场景中出现的各种音乐(或歌曲)。例如在音乐会上表演的音乐(或歌曲)、歌剧音乐、舞剧音乐、节日歌舞、街头小唱、街头音乐以及通过收音机或录音机播放的音乐。还包括特别引人注目的剧中主要人物的独唱与对唱、独奏与合奏等等。这类音乐(或歌曲)都是由剧作家、导演事先在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中安排的。
功能性音乐一般是由作曲家专为电影创作的,着重表现画面中所没有或不能表现的剧中主要人物的动作,特别是心理活动。
在电影中,虽然从音乐出现的方式上分为两种类型,但在实际的运用上常常相互转化,有时从现实性的音乐转化为功能性的音乐,也有时从功能性的音乐转化为现实性的音乐。
电影音乐艺术的处理手法丰富多样,变化无穷。其美学功能是:①通过音乐主题的贯串发展、矛盾冲突、高潮布局,达到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歌颂或批判,帮助明确电影的意义。②用音乐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鲜明动人。③暗示剧情的进展或延伸。这样的音乐,有时先于画面的视觉形像出现,例如在困难的时刻预示胜利和希望,在顺利的时刻预示艰苦挫折;有时后于画面视觉形像出现,延展戏剧情绪。④引起一定时间(古代的或现代的)、空间(人类世界的或外空间)、环境(人间或仙境)的联想。⑤加强影片的总的艺术结构。电影音乐虽然是分段陈述的,但是通过分段陈述的结构,能反映出影片总的艺术结构。⑥增加立体感。人类习惯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受客观事物。结合音乐的听觉形像,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声、对位的织体,色彩丰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现听觉形像的立体感。音画结合可形成"四维时空"的运动着的立体感。
音乐与画面相结合的方式 音乐与画面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乐画平行和乐画对位。
乐画平行,是音乐与画面表现着同样的节奏、速度、情绪、意境和倾向。常常用在抒情时以进一步渲染情绪,或是用在戏剧性的情节中以加强矛盾冲突的紧张度。
乐画对位,是音乐与画面表现着不同的或相反的节奏、速度、情绪、意境和倾向。乐画对位,使音乐与画面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可以反映生活的复杂性、多面性,更有力地揭示生活的本质,产生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形像。
音乐与画面相结合,较多的时侯是画面起决定作用。当音乐起决定作用时,导演在构思的开始就和作曲家合作,采用音乐先期录音然后根据音乐拍摄画面的方法。例如С.М.爱森斯坦是根据 С.С.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拍摄影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中冰湖大战画面的。特别是音乐片(歌剧片、舞剧片、歌舞片、戏曲片),音乐起着更加主动的作用。
音乐的材料、主题与曲式结构 电影艺术拥有文学、艺术和科技的丰富表现手段,能够表现天上地下、古往今来、童话神话、科学幻想等等各种题材。电影音乐材料使用的范围也是非常广阔的,可以用民间音乐、古典音乐或通俗音乐,也可以通过电子合成器和电子计算机的数码程序创造新的音乐音响,还可以完全由噪音构成具体音乐。所有已经在音乐艺术中使用了的材料,在电影音乐中都可以使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创造未用过的新音响。自然音响效果和具体音乐都是用噪音构成的,区别在于前者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音响,如枪炮声、风雨声、脚步声等等,逼真地再现真实生活的音响,增加真实感和立体感,后者则是经过作曲家,或作曲家与录音师合作,对自然音响效果进行艺术加工(包括音响的音区音色变化,节奏速度的变化以及多层次、多色彩、多节奏的组合等等),提高噪音的艺术表现力。具体音乐在电影的发展中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用音乐作效果的音响,特别是在惊险片和打斗片中。
音乐主题是音乐曲式的基础,是体现音乐形像的核心。音乐主题经过一定的音乐曲式的发展,完成音乐形像。音乐主题通常是用少数几个乐音构成的短小的动机或由稍多的乐音构成的旋律。L.van贝多芬和 F.李斯特都曾在作品中使用过贯串发展的动机。到了R.瓦格纳,更进一步在歌剧中使用了主导动机,一个人物、一件事物、一个意念都用一个音乐形像鲜明的主导动机,在歌剧中贯穿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这影响了电影音乐,有不少的作曲家在电影音乐创作中使用了主导动机,也获得了成功。在电影音乐中所使用的主导动机,大多数是由乐音构成的,在个别影片中,也使用了由噪音构成的主导动机。
但是,在使用主导动机和音乐曲式上,作曲家之间的意见有分歧。
美国作曲家M.斯坦纳认为:在电影音乐中,每个主要剧中人物都应该有一个主导动机作为音乐主题,每当剧中人物出现需要音乐的时候,加以变奏处理,可以使音乐加强原来银幕上所没有的东西;主导动机便于观众理解,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示形像,利用有特色的乐器的色彩增加吸引力,达到刻画人物性格的目的。德国作曲家H.艾斯勒则认为:使用主导动机,优点是能够帮助作曲家的音乐作品获得最高水平的统一,缺点是主导动机需要有长大的曲式来发展,而电影音乐不提供这样的可能性。苏联作曲家М.М.切列穆欣认为:主导动机可以依靠音乐形像的概括力,把某一个戏剧情境体现出来,并且使其逐步发展;最后主导动机还可以作为一个作品基本思想的体现者。
主导动机是音乐主题中起着贯串作用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但是并非唯一的类型。在电影音乐中,也采用其他类型的音乐主题,有时甚至不用音乐主题(无主题音乐),而用短小不相关联的"西昆斯"(乐段),视具体影片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而定。
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关于使用主导动机的分歧意见也涉及到曲式问题。主张使用主导动机的作曲家认为,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各种曲式(从二部曲式直到主题与变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都可以运用。美国音乐理论家R.M.普伦德加斯特对一些电影音乐的总谱进行了调查研究,举出大量谱例证明。上述各种曲式都有作曲家用过,而且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不过,电影音乐的曲式不象一般曲式那么严谨。不能用传统的观念去看电影音乐的曲式。
H.艾斯勒主张电影音乐的形式是短小的、片断性的"西昆斯"。但是,他也曾根据银幕上提供的可能性,在写电影音乐的"西昆斯"时,将十二音体系用于古典曲式。
音乐的曲式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乐派,对于曲式的看法有差异,有发展。在电影音乐中,不同的题材、体裁、风格、样式的影片对曲式的要求和提供的可能性是很广阔的。电影音乐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在曲式上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须具体分析一部影片的基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每个国家的民族还有丰富的民间曲式,也都有可能用在电影音乐的创作中。
电影歌曲 是诗与音乐的结晶。既能概括具体的深刻的思想,又能传达丰富的真挚的感情。人声结合着乐器,可以增强美的感染力。在电影中,歌曲的听觉形像与画面的视觉形像融为一体,强烈地感染着观众。电影歌曲是电影音乐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部分。因为电影歌曲具有巨大的美学的意义,所以如果滥用也会造成明显的反效果,或者歪曲剧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或者使戏剧情节发展中断,阻碍戏剧矛盾冲突的顺利开展。
在电影艺术中,对电影歌曲的艺术处理有两种:有声音来源的画内处理和无声音来源的画外处理。现实性与功能性相结合、处于前景地位、由剧中主要人物亲自唱出的歌曲,起着更重要的美学作用,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能与观众交流思想感情,给观众深刻的印象。这类电影歌曲,用在戏剧情节发展迫切需要的地方、剧中主要人物感情最激动的时候或感情转折的关键时刻。无声音来源的画外音出现的电影歌曲,有时代表电影剧作家、导演对于影片主题思想的阐述、对剧中人物的批评或颂扬,有时代表剧中主要人物的内心独白,有时作为"帮腔",集中地复述剧中主要人物的不平常遭遇,以加强印象。还有一种重要的艺术处理,是把电影歌曲作为主题歌,多次出现,贯串全剧。主题歌可以每次都由剧中主要人物亲自演唱,也可以采用无声音来源的画外音,以引起剧中人物或观众的回忆。在电影歌曲的运用中,有时为了表现环境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引用现成的民歌、说唱、艺术歌曲、通俗歌曲作背景。用电影歌曲连结一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但有内在联系的画面,以起加强电影艺术结构的作用,也是常用的艺术手法。
录音工艺处理 一般音乐,经过演奏、演唱就可以欣赏了。而电影音乐,在进入有声电影时期之后,还得经过录音。由于录音技术的发达,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功能和手段。电影音乐经过录音,能够象电影画面中的特写镜头那样强调某种乐器(或某组乐器);能够调剂每件乐器的共鸣,加强合奏合唱的融合度和平衡;能够改变乐器(或人声)的音质和音色,使音乐更加吻合人物性格;能够调剂音量的强弱,适应各种的空间感;能够用电子合成器和电子计算机创制新的音响、新的音色(见电影录音、音乐录音)。
民族风格 音乐的民族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它既是由一个民族长期的风俗习惯、精神气质、语言体系、审美趣味、哲学思想形成的,有一定的凝聚性;又随着历史的前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它表现着不同时代的民族的不同的人物和环境。由于不同作曲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趣味的差异,电影音乐民族风格的具体体现是多样的。现代电影的题材、样式繁多,有些科学幻想片,如《星球大战》、《超人》、《外星人》,需要表现外空间的气氛,创作出能够引起观众对外空间联想的音乐。外空间不属于地球上的民族,表现民族风格比较困难。但不同国家、民族的作曲家,在创作表现外空间的电影音乐时,也有可能带有各自的民族风格。
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的音乐 美术片的人物造型风格化,动作夸张,性格突出,适合用音乐手段表现。环境经过美化,具有诗情画意,衬托人物或拟人化动物,也有助于音乐的表现。美术片音乐,大都是先期录制的,保持了音乐的主动性和艺术结构的完整性。在录音之前,导演与作曲家反复研究,交流创作意图,深入理解影片的主题思想和风格样式,认识趋向一致,构思逐渐成熟,然后进行音乐创作。
科学教育片以普及科学教育为目的。一部影片一个单元。它的音乐,往往乐段较少,时间较长,音乐以说明性、描写性为主,而且常常处于解说词背景的地位。
纪录片的特点是纪实性:纪录真人、真事、真史实、真环境。纪录片的音乐,基本上用现实生活中的音乐,例如典礼性的音乐或歌曲(国歌、军歌等)、游行队伍的进行曲、体育比赛场的乐曲、交谊舞的舞曲,等等。但也有例外,例如表现战争的纪录片的音乐,则可能将交响性的音乐与自然音响效果相交织,以强调战斗气氛;表现自然景色、文物古迹的风光文物的纪录片,也可能用上相应的由作曲家创作的优美抒情的音乐。
使用与发展 无声电影综合使用音乐,始于1895年。当时,法国的电影创始人卢米埃尔兄弟开始为他们最早期的电影尝试使用音乐。当时,音乐是由钢琴家或小型乐队在电影院的乐池中演奏。使用的音乐材料大体有 3类:①由演奏者自己选用现成的小曲,即兴演奏。②按照电影的情绪、戏剧性和气氛的需要,事先编选乐曲,分类成册,专供现场为电影配乐使用。③由导演指定,选用古典音乐作品为电影配乐。这样的音乐,都是概括性的,同样的音乐,可以用于多部影片,只能一般化地表现情绪、戏剧性和气氛。只能成为画面的伴奏,而不能表现一部影片的特定的主题思想、人物性格、戏剧结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1907年作曲家C.圣-桑斯专为法国影片《吉斯公爵被刺》作曲。到了20年代,有更多的作曲家为电影作曲。
音乐,真正地成为电影综合艺术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进入有声电影时期之后。1926年美国影片《唐璜》用唱片配乐上演之后,1927年又在美国上演了第一部音画同步的影片《爵士歌手》。此后音乐与电影的关系更加密切。
1931年,在影片中某些必要的地方才使用音乐,以加强抒情性、戏剧性以及填充连续的静场。后来,由于美学上的原因(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音乐表现情绪、戏剧性和气氛)、经济上的原因(音乐用得少,节省花费)、录音技术上的原因(科学技术发达,在音乐之外,还可以用语言和自然音响效果)等,电影音乐逐惭形成了分段陈述的形式结构。
1935年,较多的导演从理论上认识到音乐是电影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有意识地按照音乐的艺术规律使用音乐,使音乐在电影中起着更积极的美学功能作用。一些导演和作曲家,取得了初步创作经验,在电影理论著作中写出了有关电影音乐的章节。同年,还出版了俄罗斯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Л.萨巴内耶夫的专著《电影音乐》,其中包括"电影音乐配器法"的经验介绍。40年代,电影音乐已经被公认为是音乐创作中一种具有高度专业水平的新体裁。
在中国,也经过了唱片配歌向真正有声电影的过渡,例如1930年拍摄的影片《野草闲花》中的歌曲《寻兄词》(孙瑜词、孙成璧曲),就是先录成唱片然后配合画面的。限于条件,1930~1945年之间,基本上只是邀请作曲家为电影创作歌曲,仅有《都市风光》一部影片的音乐是邀请黄自、赵元任、贺绿汀集体创作,由吕骥指挥录制的。1935年,聂耳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了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建国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进入40年代,中国电影又有了新的发展。比较有影响的电影音乐陆续出现,如贺绿汀为《胜利进行曲》、章彦为《一江春水向东流》、王云阶为《三毛流浪记》、李伟才为《松花江上》创作的音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电影音乐得到蓬勃发展:扩大了电影音乐的创作队伍,先后建立了北京、长春、上海、广州、成都 5个电影乐团。在电影音乐的创作上,发扬了五四以来和30年代的革命音乐传统,借鉴西洋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创作经验,进行了电影音乐的创新探索,出现了许多好的和比较好的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1981年成立了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团结了全国的电影音乐家,在及时总结和交流电影音乐创作经验、深入研究国内外电影音乐的发展和思潮、提高对电影音乐理论的认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性质与特点 电影成为综合艺术之后,音乐虽然仍保持着本身所具有的艺术表现的特殊性。如擅长抒情、不擅长叙事、需要听觉来感受、需要时间的过程展现形像、通过演奏和演唱的再创作才能欣赏,但是,在表现的方式上却发生了相应的变化:①音乐构思须根据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使音乐的听觉形像与画面的视觉形像相融合,体现综合性的美学原则。除神话片、童话片、科学幻想片以及现代的实验性的电影以外,电影中的人物造型、表情、动作、语言、环境气氛等,大都是接近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因而,电影音乐也不象一般供音乐会上演出的纯器乐曲和舞台演出的歌剧音乐、舞剧音乐那么夸张和程式化。②音乐常常与对话、自然音响效果相结合。在无声电影时期,有时音乐是唯一的声音,从头至尾贯串全片。由于录音技术的进步,进入有声电影时期,除音乐之外,还可以录制语言和自然音响效果,解脱了在无声电影时期音乐超负荷的现象。导演和作曲家从电影的真正需要出发,只有在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的时候才恰当地、有效地使用音乐。这样,既符合音乐的艺术规律,又提高了电影综合艺术的美学功能。这使音乐真正地发展成为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电影音乐形成分段陈述的结构,也有促进作用。
现实性与功能性 电影音乐,按照在电影中出现的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性的音乐,也叫做客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有声音的来源;另一类是功能性的音乐,也叫做主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没有声音的来源。
现实性音乐包括在电影生活场景中出现的各种音乐(或歌曲)。例如在音乐会上表演的音乐(或歌曲)、歌剧音乐、舞剧音乐、节日歌舞、街头小唱、街头音乐以及通过收音机或录音机播放的音乐。还包括特别引人注目的剧中主要人物的独唱与对唱、独奏与合奏等等。这类音乐(或歌曲)都是由剧作家、导演事先在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中安排的。
功能性音乐一般是由作曲家专为电影创作的,着重表现画面中所没有或不能表现的剧中主要人物的动作,特别是心理活动。
在电影中,虽然从音乐出现的方式上分为两种类型,但在实际的运用上常常相互转化,有时从现实性的音乐转化为功能性的音乐,也有时从功能性的音乐转化为现实性的音乐。
电影音乐艺术的处理手法丰富多样,变化无穷。其美学功能是:①通过音乐主题的贯串发展、矛盾冲突、高潮布局,达到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歌颂或批判,帮助明确电影的意义。②用音乐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鲜明动人。③暗示剧情的进展或延伸。这样的音乐,有时先于画面的视觉形像出现,例如在困难的时刻预示胜利和希望,在顺利的时刻预示艰苦挫折;有时后于画面视觉形像出现,延展戏剧情绪。④引起一定时间(古代的或现代的)、空间(人类世界的或外空间)、环境(人间或仙境)的联想。⑤加强影片的总的艺术结构。电影音乐虽然是分段陈述的,但是通过分段陈述的结构,能反映出影片总的艺术结构。⑥增加立体感。人类习惯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受客观事物。结合音乐的听觉形像,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声、对位的织体,色彩丰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现听觉形像的立体感。音画结合可形成"四维时空"的运动着的立体感。
音乐与画面相结合的方式 音乐与画面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乐画平行和乐画对位。
乐画平行,是音乐与画面表现着同样的节奏、速度、情绪、意境和倾向。常常用在抒情时以进一步渲染情绪,或是用在戏剧性的情节中以加强矛盾冲突的紧张度。
乐画对位,是音乐与画面表现着不同的或相反的节奏、速度、情绪、意境和倾向。乐画对位,使音乐与画面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可以反映生活的复杂性、多面性,更有力地揭示生活的本质,产生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形像。
音乐与画面相结合,较多的时侯是画面起决定作用。当音乐起决定作用时,导演在构思的开始就和作曲家合作,采用音乐先期录音然后根据音乐拍摄画面的方法。例如С.М.爱森斯坦是根据 С.С.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拍摄影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中冰湖大战画面的。特别是音乐片(歌剧片、舞剧片、歌舞片、戏曲片),音乐起着更加主动的作用。
音乐的材料、主题与曲式结构 电影艺术拥有文学、艺术和科技的丰富表现手段,能够表现天上地下、古往今来、童话神话、科学幻想等等各种题材。电影音乐材料使用的范围也是非常广阔的,可以用民间音乐、古典音乐或通俗音乐,也可以通过电子合成器和电子计算机的数码程序创造新的音乐音响,还可以完全由噪音构成具体音乐。所有已经在音乐艺术中使用了的材料,在电影音乐中都可以使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创造未用过的新音响。自然音响效果和具体音乐都是用噪音构成的,区别在于前者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音响,如枪炮声、风雨声、脚步声等等,逼真地再现真实生活的音响,增加真实感和立体感,后者则是经过作曲家,或作曲家与录音师合作,对自然音响效果进行艺术加工(包括音响的音区音色变化,节奏速度的变化以及多层次、多色彩、多节奏的组合等等),提高噪音的艺术表现力。具体音乐在电影的发展中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用音乐作效果的音响,特别是在惊险片和打斗片中。
音乐主题是音乐曲式的基础,是体现音乐形像的核心。音乐主题经过一定的音乐曲式的发展,完成音乐形像。音乐主题通常是用少数几个乐音构成的短小的动机或由稍多的乐音构成的旋律。L.van贝多芬和 F.李斯特都曾在作品中使用过贯串发展的动机。到了R.瓦格纳,更进一步在歌剧中使用了主导动机,一个人物、一件事物、一个意念都用一个音乐形像鲜明的主导动机,在歌剧中贯穿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这影响了电影音乐,有不少的作曲家在电影音乐创作中使用了主导动机,也获得了成功。在电影音乐中所使用的主导动机,大多数是由乐音构成的,在个别影片中,也使用了由噪音构成的主导动机。
但是,在使用主导动机和音乐曲式上,作曲家之间的意见有分歧。
美国作曲家M.斯坦纳认为:在电影音乐中,每个主要剧中人物都应该有一个主导动机作为音乐主题,每当剧中人物出现需要音乐的时候,加以变奏处理,可以使音乐加强原来银幕上所没有的东西;主导动机便于观众理解,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示形像,利用有特色的乐器的色彩增加吸引力,达到刻画人物性格的目的。德国作曲家H.艾斯勒则认为:使用主导动机,优点是能够帮助作曲家的音乐作品获得最高水平的统一,缺点是主导动机需要有长大的曲式来发展,而电影音乐不提供这样的可能性。苏联作曲家М.М.切列穆欣认为:主导动机可以依靠音乐形像的概括力,把某一个戏剧情境体现出来,并且使其逐步发展;最后主导动机还可以作为一个作品基本思想的体现者。
主导动机是音乐主题中起着贯串作用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但是并非唯一的类型。在电影音乐中,也采用其他类型的音乐主题,有时甚至不用音乐主题(无主题音乐),而用短小不相关联的"西昆斯"(乐段),视具体影片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而定。
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关于使用主导动机的分歧意见也涉及到曲式问题。主张使用主导动机的作曲家认为,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各种曲式(从二部曲式直到主题与变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都可以运用。美国音乐理论家R.M.普伦德加斯特对一些电影音乐的总谱进行了调查研究,举出大量谱例证明。上述各种曲式都有作曲家用过,而且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不过,电影音乐的曲式不象一般曲式那么严谨。不能用传统的观念去看电影音乐的曲式。
H.艾斯勒主张电影音乐的形式是短小的、片断性的"西昆斯"。但是,他也曾根据银幕上提供的可能性,在写电影音乐的"西昆斯"时,将十二音体系用于古典曲式。
音乐的曲式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乐派,对于曲式的看法有差异,有发展。在电影音乐中,不同的题材、体裁、风格、样式的影片对曲式的要求和提供的可能性是很广阔的。电影音乐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在曲式上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须具体分析一部影片的基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每个国家的民族还有丰富的民间曲式,也都有可能用在电影音乐的创作中。
电影歌曲 是诗与音乐的结晶。既能概括具体的深刻的思想,又能传达丰富的真挚的感情。人声结合着乐器,可以增强美的感染力。在电影中,歌曲的听觉形像与画面的视觉形像融为一体,强烈地感染着观众。电影歌曲是电影音乐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部分。因为电影歌曲具有巨大的美学的意义,所以如果滥用也会造成明显的反效果,或者歪曲剧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或者使戏剧情节发展中断,阻碍戏剧矛盾冲突的顺利开展。
在电影艺术中,对电影歌曲的艺术处理有两种:有声音来源的画内处理和无声音来源的画外处理。现实性与功能性相结合、处于前景地位、由剧中主要人物亲自唱出的歌曲,起着更重要的美学作用,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能与观众交流思想感情,给观众深刻的印象。这类电影歌曲,用在戏剧情节发展迫切需要的地方、剧中主要人物感情最激动的时候或感情转折的关键时刻。无声音来源的画外音出现的电影歌曲,有时代表电影剧作家、导演对于影片主题思想的阐述、对剧中人物的批评或颂扬,有时代表剧中主要人物的内心独白,有时作为"帮腔",集中地复述剧中主要人物的不平常遭遇,以加强印象。还有一种重要的艺术处理,是把电影歌曲作为主题歌,多次出现,贯串全剧。主题歌可以每次都由剧中主要人物亲自演唱,也可以采用无声音来源的画外音,以引起剧中人物或观众的回忆。在电影歌曲的运用中,有时为了表现环境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引用现成的民歌、说唱、艺术歌曲、通俗歌曲作背景。用电影歌曲连结一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但有内在联系的画面,以起加强电影艺术结构的作用,也是常用的艺术手法。
录音工艺处理 一般音乐,经过演奏、演唱就可以欣赏了。而电影音乐,在进入有声电影时期之后,还得经过录音。由于录音技术的发达,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功能和手段。电影音乐经过录音,能够象电影画面中的特写镜头那样强调某种乐器(或某组乐器);能够调剂每件乐器的共鸣,加强合奏合唱的融合度和平衡;能够改变乐器(或人声)的音质和音色,使音乐更加吻合人物性格;能够调剂音量的强弱,适应各种的空间感;能够用电子合成器和电子计算机创制新的音响、新的音色(见电影录音、音乐录音)。
民族风格 音乐的民族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它既是由一个民族长期的风俗习惯、精神气质、语言体系、审美趣味、哲学思想形成的,有一定的凝聚性;又随着历史的前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它表现着不同时代的民族的不同的人物和环境。由于不同作曲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趣味的差异,电影音乐民族风格的具体体现是多样的。现代电影的题材、样式繁多,有些科学幻想片,如《星球大战》、《超人》、《外星人》,需要表现外空间的气氛,创作出能够引起观众对外空间联想的音乐。外空间不属于地球上的民族,表现民族风格比较困难。但不同国家、民族的作曲家,在创作表现外空间的电影音乐时,也有可能带有各自的民族风格。
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的音乐 美术片的人物造型风格化,动作夸张,性格突出,适合用音乐手段表现。环境经过美化,具有诗情画意,衬托人物或拟人化动物,也有助于音乐的表现。美术片音乐,大都是先期录制的,保持了音乐的主动性和艺术结构的完整性。在录音之前,导演与作曲家反复研究,交流创作意图,深入理解影片的主题思想和风格样式,认识趋向一致,构思逐渐成熟,然后进行音乐创作。
科学教育片以普及科学教育为目的。一部影片一个单元。它的音乐,往往乐段较少,时间较长,音乐以说明性、描写性为主,而且常常处于解说词背景的地位。
纪录片的特点是纪实性:纪录真人、真事、真史实、真环境。纪录片的音乐,基本上用现实生活中的音乐,例如典礼性的音乐或歌曲(国歌、军歌等)、游行队伍的进行曲、体育比赛场的乐曲、交谊舞的舞曲,等等。但也有例外,例如表现战争的纪录片的音乐,则可能将交响性的音乐与自然音响效果相交织,以强调战斗气氛;表现自然景色、文物古迹的风光文物的纪录片,也可能用上相应的由作曲家创作的优美抒情的音乐。
使用与发展 无声电影综合使用音乐,始于1895年。当时,法国的电影创始人卢米埃尔兄弟开始为他们最早期的电影尝试使用音乐。当时,音乐是由钢琴家或小型乐队在电影院的乐池中演奏。使用的音乐材料大体有 3类:①由演奏者自己选用现成的小曲,即兴演奏。②按照电影的情绪、戏剧性和气氛的需要,事先编选乐曲,分类成册,专供现场为电影配乐使用。③由导演指定,选用古典音乐作品为电影配乐。这样的音乐,都是概括性的,同样的音乐,可以用于多部影片,只能一般化地表现情绪、戏剧性和气氛。只能成为画面的伴奏,而不能表现一部影片的特定的主题思想、人物性格、戏剧结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1907年作曲家C.圣-桑斯专为法国影片《吉斯公爵被刺》作曲。到了20年代,有更多的作曲家为电影作曲。
音乐,真正地成为电影综合艺术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进入有声电影时期之后。1926年美国影片《唐璜》用唱片配乐上演之后,1927年又在美国上演了第一部音画同步的影片《爵士歌手》。此后音乐与电影的关系更加密切。
1931年,在影片中某些必要的地方才使用音乐,以加强抒情性、戏剧性以及填充连续的静场。后来,由于美学上的原因(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音乐表现情绪、戏剧性和气氛)、经济上的原因(音乐用得少,节省花费)、录音技术上的原因(科学技术发达,在音乐之外,还可以用语言和自然音响效果)等,电影音乐逐惭形成了分段陈述的形式结构。
1935年,较多的导演从理论上认识到音乐是电影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有意识地按照音乐的艺术规律使用音乐,使音乐在电影中起着更积极的美学功能作用。一些导演和作曲家,取得了初步创作经验,在电影理论著作中写出了有关电影音乐的章节。同年,还出版了俄罗斯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Л.萨巴内耶夫的专著《电影音乐》,其中包括"电影音乐配器法"的经验介绍。40年代,电影音乐已经被公认为是音乐创作中一种具有高度专业水平的新体裁。
在中国,也经过了唱片配歌向真正有声电影的过渡,例如1930年拍摄的影片《野草闲花》中的歌曲《寻兄词》(孙瑜词、孙成璧曲),就是先录成唱片然后配合画面的。限于条件,1930~1945年之间,基本上只是邀请作曲家为电影创作歌曲,仅有《都市风光》一部影片的音乐是邀请黄自、赵元任、贺绿汀集体创作,由吕骥指挥录制的。1935年,聂耳为影片《风云儿女》创作了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建国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进入40年代,中国电影又有了新的发展。比较有影响的电影音乐陆续出现,如贺绿汀为《胜利进行曲》、章彦为《一江春水向东流》、王云阶为《三毛流浪记》、李伟才为《松花江上》创作的音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电影音乐得到蓬勃发展:扩大了电影音乐的创作队伍,先后建立了北京、长春、上海、广州、成都 5个电影乐团。在电影音乐的创作上,发扬了五四以来和30年代的革命音乐传统,借鉴西洋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创作经验,进行了电影音乐的创新探索,出现了许多好的和比较好的电影音乐和电影歌曲。1981年成立了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团结了全国的电影音乐家,在及时总结和交流电影音乐创作经验、深入研究国内外电影音乐的发展和思潮、提高对电影音乐理论的认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