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leditsia fera [South China honeylocust]
华南皂荚
2) Gleditsia sinensis
皂荚
1.
The effects of soils from different parent rocks on the growth of Gleditsia sinensis young trees;
不同岩性土壤对皂荚幼树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2.
Geographical Variation of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Gleditsia sinensis Seeds and Legumes in the North Region;
北方地区皂荚种子及荚果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
3.
Special purpose Gleditsia sinensis good clone choice research;
特种用途皂荚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
3) Gleditsia sinensis Lam
皂荚
1.
Studies on Modif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 Gum from Gleditsia sinensis Lam. Seeds with α-Galactosidase;
皂荚多糖胶α-半乳糖苷酶修饰及产物性能研究
2.
The composition and property of polysaccharide gums in seeds of fenugreek,Gleditsia sinensis Lam.
研究了胡芦巴、皂荚、野皂荚与塔拉种子组分和多糖胶性质。
3.
Further depiction the technica l course that it obtain from the seed of Gleditsia Sinensis Lam.
本文对皂荚豆胶的化学结构及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论述,简单叙述了从皂荚种子中提取皂荚豆胶的工艺流程,对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4) Gleditsioside
皂荚皂苷
1.
Protective Effects of Gleditsioside on Hypoxia/Reoxygenation Injury in Rat Cardiomyocytes;
皂荚皂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2.
Effect of gleditsioside on myocardial ischemia in rats;
皂荚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
3.
The purpose is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gleditsioside on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in anaesthetized dogs.
为了研究皂荚皂苷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防治作用,本文采用麻醉开胸犬,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产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测定犬冠状动脉血流量(CABF)和心外膜电图(EECG),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
5) gleditsioside A
皂荚皂苷A
1.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to be 3-O-β-D-xylopyranosyl- ( 1→2 )-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28-O-β-D-xylopyranosyl-( 1→3 ) -β-D-xylopyranosyl- ( 1→4 ) -α-L-rhamnopyranosyl- ( 1→2 ) -[ ( 6S,2E )-6-hydroxy-2,6-dimethy-2,7-octadienoyl- ( 1→6 ) ]-β-D-glucopyranosyl ester,that is gleditsioside A.
皂荚中皂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采用70%乙醇渗漉提取,正丁醇萃取,常压硅胶柱反复层析结合薄层色谱法从皂荚果实中分离到一个含有7个糖基的三萜皂苷,通过TLC、mp、IR、MS、1H-NMR和13C-NMR的分析方法确定为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6S,2E)-6-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醇-(1→6)] -β-D-吡南葡萄糖酯,即皂荚皂苷A。
6) gleditsia saponin C
皂荚皂甙C
补充资料:皂荚
【通用名称】
皂荚
【其他名称】
皂荚 (《本经》)
【异名】
鸡栖子(《广志》),皂角(《肘后方》),大皂荚(《千金方》),长皂荚(《本草图经》),悬刀(《外丹本草》),长皂角(《仁斋直指方》),大皂角(《纲目》)。
【来源】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
【植物形态】
皂荚 落叶乔木,高达15米。棘刺粗壮,红褐色,常分枝。双数羽状复叶;小叶4~7对,小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3~8厘米,宽1~3.5厘米,先端钝,有时稍凸,基部斜圆形或斜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花杂性,成腋生及顶生总状花序,花部均有细柔毛;花萼钟形,裂片4,卵状披针形;花瓣4,淡黄白色,卵形或长椭圆形;雄蕊8,4长4短;子房条形,扁平。荚果直而扁平,有光泽,紫黑色,被白色粉霜,长12~30厘米,直径2~4厘米。种子多数,扁平,长椭圆形,长约10毫米,红褐色,有光泽。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长于村边,路旁,向阳温暖的地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皮(皂荚根皮)、叶(皂荚叶)、棘刺(皂角刺)、种子(皂荚子)以及由植株衰老或受伤害后所结的小型果实(猪牙皂)均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
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摘,晒干。
【药材】
干燥荚果呈长条形而扁,或稍弯曲,长15~25厘米,宽2~3.5厘米,厚0.8~1.4厘米。表面不平,红褐色或紫红色,被灰白色粉霜,擦去后有光泽。两端略尖,基部有短果柄或果柄断痕,背缝线突起成棱脊状。质坚硬,摇之有响声。剖开后呈浅黄色,内含多数种子。种子扁椭圆形,外皮黄棕色而光滑,质坚。气味辛辣,嗅其粉末则打喷嚏。以肥厚、饱满、质坚者为佳。 主产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此外,东北地区及江苏、浙扛、湖北、广西、四川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
荚果含三萜皂甙、鞣质。此外,还含蜡醇、廿九烷、豆甾醇、谷甾醇等。 同属植物Gleditsia triacanthos L.的叶含大量生物碱三刺皂荚碱。
【药理作用】
①皂甙的一般特性 含皂甙的植物颇多,至少有50个不同科的400种植物含有之。它能降低表面张力。其溶液(1:10000)振摇时,则溶液中每个气泡的表面皆可被皂甙包围而形成一薄膜,故泡沫持久不灭。同样,遇油类物质亦可借皂甙薄膜而形成乳剂。它能改变细胞表面的通透性,而成为一般原浆毒。对胆甾醇有特别的亲和力,有很强的溶血作用(作用于血细胞表面的类脂质),胆甾醇可对抗其溶血作用。对鱼类的毒性很强,高等动物对它一般很少吸收,故主要为对局部粘膜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等。但如服用剂量过大或胃肠粘膜有损伤或注射给药,均可产生全身毒性,血细胞溶解;特别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先痉挛,后麻痹,呼吸中枢麻痹即导致死亡。国内曾报告有服皂荚煎剂(200克加老醋1杯)中毒死亡者。大量皂荚中所含之皂甙不仅刺激胃肠粘膜,10分钟后即呕吐,以后有腹泻;而且腐蚀胃粘膜,发生吸收中毒。 ②祛痰作用 含皂甙类的药物,能刺激胃粘膜而反射性的促进呼吸道粘液的分泌,产生祛痰作用(恶心性祛痰药)。在猫身上,皂荚确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但较桔梗、前胡为差,持续时间较短 ③抗菌作用 在试管中,皂荚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剂(1:3)在试管中对某些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美国皂角中所含之三刺皂荚碱有罂粟碱样作用,可治疗高血压病、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胆囊炎等。
【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性味】
辛,温,微毒。
【功用主治】
祛风痰,除湿毒,杀虫。治中风口眼歪斜,头风头痛,咳嗽痰喘,肠风便血,下痢噤口,痈肿便毒,疮癣疥癞。 《本草图经》:"疏风气。"
【用法与用量】
内服:研末或入丸剂,3~5分。外用:煎汤洗、捣烂或烧存性研末敷。
【宜忌】
孕妇忌服。
【选方】
①治卒中风口歪:大皂荚一两(去皮、子,研末下筛)。以三年大酢和,左歪涂右,右歪涂左,干更涂之。(《千金方》) ②治头风头痛,暴发欲死:长皂荚一挺(去皮、弦、于)。切碎,蜜水拌微炒,研为极细末。每用一、二厘吹入鼻内,取嚏;再用一分,以当归川芎各一钱,煎汤调下。(《余居士选奇方》) ③治痰喘咳嗽:长皂荚三条(去皮、子),一荚入巴豆十粒,一荚入半夏十粒,一荚入杏仁十粒,用姜汁制杏仁,麻油制巴豆,蜜制半夏,一处火炙黄色,为末。每用一字,临卧以姜汁调下。(《余居士选奇方》) ④治大肠风毒,泻血不止:皂荚(长一尺二寸者)五挺(去黑皮,涂酥三两,炙尽为度),白羊精肉十两。上药,先捣皂荚为末,后与肉同捣令熟,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水下二十丸。(《圣惠方》) ⑤治便毒痈疽:皂角(用尺以上者)一条,法醋煮烂,研成膏,敷之。(《仁斋直指方》) ⑥治大风诸癞:长皂角二十条。炙,去皮子,以酒煎稠,滤去渣,候冷,入雪糕,丸如梧子大。每酒下五十丸。(《仁斋直指方》皂角丸) ⑦治风癣疥癞或皮肤麻木,死肌,风痹顽皮等证:大皂荚二十条(去皮、子、弦)。切碎,水十五碗,熬成稠膏。每日用少许搽患处;再以十茶匙枸杞子汤调服。(《马敬思自得录方》)
【临床应用】
①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取皂角1~3钱,研极细末和蜂蜜混合,加开水适量,频频口服(呕吐也坚持服),于1~2小时服完。同时配合肌注冬眠灵、阿托品、爱茂尔,针刺足三里、内关、天枢等。服药后以手轻柔腹部,于8~12小时后再以甘油20~30毫升,或10~20%氯化钠500~800毫升(以上药量小儿酌减)灌肠。治疗中需禁食,直至梗阻缓解为止;如呕吐重,禁食时间长,有水、电解质子衡紊乱者须予纠正。待有梗阻缓解征象(腹部包块、腹胀、阵发性腹痛、呕吐消失,排便排气)时即给予驱蛔剂。共观察40余例,皆于12~24小时之内梗阻解除。有的未及灌肠即自行排下棕红色粪便,有的混有蛔虫;大多数灌肠后排下粪便或蛔虫。蛔虫排出少者30余条,多者130余条。 ②治疗耵聍栓塞 取皂荚1两,掰成1寸长的小段,加水4000毫升,文火煎取2000毫升,过滤,加防腐剂。用于滴耳,每次2~3滴。治疗500余例,快者可使耵聍在2~3小时内软化,当天能够冲洗;最慢者3~4天亦可软化溶解。 此外,皂荚粉与女贞子、千里光等配制成片剂,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