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收货估价单
1)  receiving quotation
收货估价单
2)  valuation paper
货物估定价格单
3)  Monetary valuation
货币估价
4)  valuation of inventory
存货估价
5)  estimate [英]['estimeit]  [美]['ɛstə,met]
估价估价单估算
6)  assess [英][ə'ses]  [美][ə'sɛs]
估价,征收
补充资料:活劳动消耗的货币估价


活劳动消耗的货币估价
money valuation of living-labor consumed

  活劳动消耗的货币估价(money valuationof living·labor eonsumed)农业合作企业、家庭农场、联产承包户和个体农户用统一标准和货币单位对其农产品成本中的活劳动消耗所进行的计量。 资本家农场、公司农场、发工资的合作农业企业和社会主义国营农业企业都是实行货币工资制的农业企业。这些企业的工资水平一般是根据社会平均水平预先确定的,因而它们的农产品成本中的活劳动消耗,可以直接按它们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额计算。在产量和物化劳动消耗既定的条件下,支付的工资多,就表示活劳动消耗增加,即农产品成本提高;反之,就表示减少和降低。这样计算出来的成本具有可比性,因此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经济指标。但是,按工分或劳动巨分配的农业合作企业、家庭农场、联产承包户、个体农户等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这些农业生产单位的一年总收入,是按下述顺序进行分配的:全年总收入扣除生产费用、积累基金、公共消费基金、税金等以后的余额,全部作为劳动者个人消费基金。因此,这些生产单位的个人消费基金量,不仅取决于全年总收入和生产费用的大小,还取决于积累基金、公共消费基金、税收等的多少。在总收入和生产费用既定的条件下,留作积累基金、公共消费基金和税收的份额愈大,则用作个人消费基金的份额愈小;反之,前者愈小,后者愈大。与此相适应,农产品成本中的活劳动消耗的补偿,也呈同样的变动。如果根据这些生产单位的实际分配数据计算农产品成本,这样的成本在纵向或横向方面都缺乏可比性,也就不能发挥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的作用。为了纠正这一缺陷,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人们提出计算这些生产单位的农产品成本,应以劳动者个人消费基金的社会平均数为依据。如何求出这个平均数,这就是劳动消耗的货币估价问题。 活劳动消耗量的计算方法,一般是把各个劳动者的实际劳动量换算成标准劳动日。在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采用劳动工分制时期,其换算方法与步骤是:平均一个中等男劳力干一天活的工分数一平均一个中等男劳力全年工分数平均一个中等男劳力全年出勤天数标准劳动1日系数~平均一个中等男劳力干一天活的工分数 标准劳动日数一标准劳动日系数x实际工分数在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以后,其换算方法仍然要以标准劳动日作为计算尺度。一般是把一个中等劳动力工作8小时定为一个标准劳动日;再根据体力强弱、技术高低等因素定出每个劳动力的底分(或者以中等劳动力的系数为1,而分别定出各个劳动力的等级系数);然后将每个劳动力的实际劳动时间统一折算成标准劳动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