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夏文化问题
1)  Xiawenhua wenti
夏文化问题
2)  cross-cultural problems
跨文化问题
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is a significant substance in business activity and it will encounter some cross-cultural problems.
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内容 ,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跨文化问题。
3)  the ques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中西文化问题
4)  problems of public administrative culture
行政文化问题
5)  Cultural problem in the new century
新世纪文化问题
6)  On the Cultural Technology Problem
论文化技术问题
补充资料:夏文化问题
      中国考古学以探索夏王朝时期在夏人活动地域内遗留的物质文化遗存为目标的学术课题。夏代是中国古代王朝之一,早于商代。按《史记·夏本纪》和《竹书纪年》的记载,夏代自禹至桀,历14世17王,共400余年。据推算,夏代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约当公元前22至前17世纪。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夏代,史学界有不同看法。疑古派史学家曾对夏禹是否为实际存在的人提出怀疑,进而否认夏代的存在。自殷墟甲骨文证实了《史记·殷本纪》记述的商王世系以后,商代的历史被公认为信史。这样,尽管《史记·夏本纪》记述的夏代世系与商代同样简略,多数史学家仍认为夏代的存在是可信的。人们希望通过考古工作从地下找到夏代文化遗存,再借助这些可靠的资料,开展对夏代历史的研究。
  
  问题的提出  早在20世纪30年代,即在安阳殷墟发现商代遗存后不久,就有人提出夏文化问题。有人认为仰韶文化是夏文化,也有人认为龙山文化是夏文化。50年代以后,中国考古学获得巨大发展。在中原地区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发掘,使人们对这一地区各古代文化的面貌、年代、相互关系等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郑州二里冈期商文化(见郑州商代遗址)的发现,在时间上缩短了与夏代的距离,也获得了一批可供比较研究的资料,初步具备了探索夏文化的条件。于是用现代考古学方法探索夏文化的课题便正式提到考古工作者的面前。
  
  探索夏文化的工作,主要是在传说夏人活动的地区内进行的。据文献记载,一般认为有两个地区与夏人的活动密切相关:一是河南西部的颍水上游和洛阳附近的伊河、洛河下游地区;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涑水附近。因为传说夏王国的都邑和夏王朝时期发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大多与这两个地区有关。
  
  1959年起,考古工作者在上述两个地区作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发掘,发现了一大批二里头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址。由于这两种文化的年代都比商代略早,所以人们把它们列为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对象。二里头文化因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而命名。它的文化面貌有一定特征,并有其自身的发展阶段。通过对二里头遗、址夏县东下冯遗址等的发掘,可以看出豫西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与晋南发现的同类遗存在文化面貌上有一定差异。根据这种地方性差异,又将它们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两者各包含有4期遗存。 在这两个地区内发现的河南龙山文化,主要是王湾类型遗存,另外还有一种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命名的陶寺类型。两种类型文化都包含有前后两期遗存,文化面貌也很有特色。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和分期断代工作的逐步深入,人们就夏文化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讨论综述  目前学者们对究竟何种考古学文化是夏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
  
  ① 认为二里头文化的一、二期遗存可能是夏文化。理由是,二里头文化的4期遗存虽有延续发展的一面,但又有差异变化的一面。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在第三期遗存中出现了一组与二里冈期商文化代表性器物相同或相近的器物,而且其数量越来越多,至第四期已表现出融合与取代一、二期中原有器物群的趋势。这说明第三期遗存的时代已经进入商代纪年,三、四期遗存应是商代早期的遗存。这样,比商代略早、因商文化的出现而处于被融合地位、并在传说夏人活动地域内发展起来的二里头文化一、二期遗存,就有可能是夏文化。
  
  ② 认为二里头文化的4期遗存都是夏文化。 理由是,郑州商城为汤都之亳,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商城年代为前1620±140年,是最早的商年。二里头文化4期遗存富有特色,第二、三期之间虽有变化,但相同的因素是主要的。它们的年代都早于郑州毫都,所以是夏文化。但河南龙山文化不是夏文化。
  
  ③ 同意第1种意见,但认为二里头文化一、二期遗存与夏代纪年相比时间太短,主张还应向上追索。河南龙山文化的王湾类型与二里头文化之间存在继承关系,测定出的年代数据表明,它也在夏代纪年之内,所以它的中晚期遗存应是夏文化,早期是先夏文化。有人还认为登封王城岗遗址可能就是禹都阳城。
  
  此外,也有人认为,豫西、晋南的二里头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都是夏人活动地域内发展起来的古代文化,它们之间既有继承关系,又都在夏代纪年之内,所以都是夏文化;另有人则认为二里头的一至三期联系密切,它们是夏文化,第四期是早商文化;还有人提出,陶寺类型龙山文化的面貌很有特色,其分布亦在传说夏人活动的地域之内,时代约当前25~前18世纪,与夏代纪年相近,也应列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有人则认为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期商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夏商文化是同源的,因此夏文化实际即是夏代纪年内的那一段文化遗存。
  
  问题与展望  在夏文化问题上,反映了研究者之间对探索对象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说明对探索对象的特征、分期、各自的渊源、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所以有文章指出应加强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同时,由于目前流行的夏商纪年都是推算出来的,正确与否尚待验证。放射性碳素断代的年代数据也难以消除其误差,尚不能在推定探索对象是否为夏文化方面有效地起到时间标尺的作用。因此,应加强多学科的合作,争取在测定年代的手段方面有新的突破。更重要的工作则是进一步加强考古发掘,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获取尽可能多的物证。偃师尸乡沟商城的发现,有助于夏商文化的比较研究,对推定汤都西亳有重要意义,是夏文化探索中的一个突破。
  
  

参考书目
   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考 古》1959年11期。
   殷玮璋:关于夏文化探索的几个问题,《文物》1984年2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