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青藏地区旧石器文化
1)  Qing-Zang Diqu jiushiqi wenhua
青藏地区旧石器文化
2)  Zhongguo Dongnan Diqu Renlei Huashi he Jiushiqi
中国东南地区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
3)  Zhongguo Xinan Diqu Renlei Huashi he jiushiqi wenhua
中国西南地区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
4)  Huabei Diqu Renlei Huashi he Jiushiqiwenhua
华北地区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
5)  Huazhong Diqu Renlei Huashi he Jiushiqi wenhua
华中地区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
6)  Zhongguo Dongbei Diqu jiushiqi wenhua
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文化
补充资料:青藏地区旧石器文化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过去认为这里不适于远古人类居住。新的发现说明,从旧石器时代起,这里便有人类活动。在霍霍西里、定日和申扎三个地点发现了打制石器,虽然都是从地面采集的,缺乏地层和动物化石的断代依据,但这批石器在制法和器形上,与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相似,从而推定它们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物。
  
  霍霍西里  该地点位于青海省霍霍西里西南曲水河的河岸上。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发现。共采集到5件石器。其中石核上遗有打片的痕迹,大部分保留着砾石面。刮削器系利用一面保留砾石面的石片制成,周边加工形成凸刃。砍斫器则是在砾石的一端,由一面加工成刃,其余部分不加修整以利手握。
  
  定日  位于西藏自治区定日县东南苏热山南坡小河的阶地上。1964年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发现。共采集石片和石器40件。质料以片麻岩为主,石英砂岩次之,有少量石英岩。石核的台面先经修理,再打下三角形或长方形的石片,然后由破裂面向背面加工,有的则从两边进行错向加工。石器中以刮削器为最多,共15件,有一边加工的长边刮削器和相邻两边加工的复刃刮削器。尖状器仅2件,具有沿两边修成的粗短钝尖。
  
  申扎  位于西藏自治区申扎县雄梅区珠洛河畔山麓洪积扇的前沿。1976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发现。共采集石片石器14件。质料全部为角页岩。它们的特征是石片厚大。不少石片上保留着局部的砾石面,制作石器时先修理石核的台面,然后打下狭长或宽大于长的规整石片,加工比较细致,一般是从劈裂面向背面沿着边缘锤击加工,有的部位还采用了交互加工的方法。器形有长边刮削器、圆头刮削器、双边刮削器和尖状器4种。类型比较固定,具有典型性。
  
  
  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在世界范围内是比较罕见的。从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由于地壳的大幅度上升,自然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旧石器遗存的发现,说明更新世的自然条件远比现在优越,适于远古人类的生存。而不象今天这样干燥寒冷和荒凉。当时较适于远古人类的生存。在已发现的地点中,定日和申扎两处石器的制作工艺具有一定的共性,类型比较固定,表明在用途上有了明确的分化。申扎石器在形制和加工方面又比定日石器具有更进步的性质,但这并不排除定日石器因受原料的局限,才显得比较粗糙原始。两处的时代应大致相当。这里的椭圆形长边刮削器、长条形圆头刮削器和钝尖的尖状器等,在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也屡有发现,表明青藏高原和华北可能有着一定的文化联系。
  
  

参考书目
   邱中郎:青藏高原旧石器的发现,《古脊椎动物学报》第2卷2~3期,1958。
   张森水:西藏定日发现旧石器,《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第四纪地质》,科学出版社,1976。
   安志敏、尹泽生、李炳元:藏北申扎、双湖的旧石器和细石器,《考古》1997年6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