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宁波保国寺大殿
1)  Ningbo Baoguosi Dadian
宁波保国寺大殿
2)  Main Hall of the Tianning Temple
天宁寺大殿
3)  Main Hall of Zhenguo Temple
镇国寺大殿
4)  Main Hall of Fengguo Temple
奉国寺大殿
5)  Daxiong Hall of Fengguo Temple
奉国寺大雄殿
1.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 Mode of Calculating the Measurements of Large Timbers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axiong Hall of Fengguo Temple in Yixian,and a Debate with Mr.Wen Yuqing
也谈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大木尺度设计方法——与温玉清先生讨论
6)  Nanchansi Temple
南禅寺大殿
1.
A Pair of Excellence of Wood-structure Buildings in Tang Dynasty——Nanchansi Temple and the East Temple of Fuoguangsi;
唐代木构建筑的“双璧”——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
补充资料:宁波保国寺大殿
      北宋佛教建筑。在浙江省宁波市西郊灵山保国寺内。保国寺旧名灵山寺,唐僖宗广明元年(880)改今名。大殿位于寺内中轴线上偏北处,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所建,是浙江地区现存最古木建筑。20世纪50年代发现,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殿面阔3间,长11.91米,进深3间,宽13.35米,单檐歇山屋顶。清代在四周加一圈下檐,形成重檐。其内柱高于檐柱,前后檐柱上的梁后尾插入内柱柱身,近于宋式厅堂型构架,但柱上重迭多层柱头枋,前部装平棊藻井,又具有宋式殿堂型构架的特点。这是北宋和辽时特有的构架形式。
  
  殿之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栱偷心造",下昂昂身长达两椽跨,抵在内柱华栱之下,中间承下平槫,作用如斜梁。前后檐明间及山面南、中两间用两朵补间铺作,余间用一朵,昂身只长一椽跨,托在下平槫下。殿前檐及山面南侧一间的阑额为月梁形,其余各间用上下两层阑额,中加蜀柱。柱子由四条拼合而成,作八瓣瓜棱状,宋代称为"八觚"或"八混"。柱头栌斗也随柱身做八瓣,补间铺作栌斗为矩形,四角刻入作海棠瓣。这些特点有的与宋《营造法式》所载相一致,有的属唐、五代遗制。前檐阑额下的雀替和殿内的小藻井都是现存最古的木制实物。
  
  大殿原状是沿进深方向最南一间为敞廊,三面敞开,殿门设在前内柱处,其北才是殿内,敞廊装平棊藻井,殿内反而是梁架暴露在外的"彻上露明造"。这种布置方式又见于福州华林寺大殿,可能是当时南方佛殿的特点。殿内石佛坛上有北宋崇宁元年(1102)纪年铭,但佛像已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