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韩偓(842~923)
1)  Hɑn Wo
韩偓(842~923)
2)  Han Wo
韩偓
1.
A Study on the Rhyme Scheme of Han Wo s Poem——One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Rhyme scheme of the Poetry of Five Dynasties;
韩偓诗韵研究——五代诗韵研究之一
2.
From Han Wo s Poetry in Unbosom-oneself-when-touched Style to S eek the Poet s Psychology after His Exilement;
从韩偓的感时述怀诗看诗人被贬后的心态
3)  Hanwo
韩偓
1.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Rain in Hanwo s Poems;
雨村歌者——浅析韩偓诗歌中“雨”艺术表达
4)  On Han wo's autobiography poem
韩偓自传诗浅议
5)  Han Wo and the River-and Lake School
韩偓与江湖诗派
6)  The Study of Han Wo s BiXing Poetries
韩偓诗歌比兴研究
补充资料:韩偓(842~923)
      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10岁即席赋诗,才气倾动一座,前辈诗人李商隐推奖为"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龙纪元年 (889)始登进士第。一度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回朝后拜左拾遗。迁左谏议大夫。天复元年(901),与宰相崔胤定策诛杀宦官头子刘季述,迎纳被囚禁的昭宗复位,因功授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参与机密。同年十一月,昭宗被劫持赴凤翔,韩偓随驾西行,受任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天复三年正月,扈从昭宗回京。不久因忤触权臣朱温,贬濮州司马。于是弃官南下,经长沙、醴陵、袁州、抚州,于天祐三年 (906)秋到达福州,投靠威武节度使王审知。这期间,唐王朝曾二次诏命韩偓还朝复职,皆不应。唐亡后,写诗只记干支,不记年号,表示不臣服于梁。约从开平三年(909)起,离开福州,先后寓居汀州沙县、尤溪和桃林场,于乾化元年(911)定居闽南的南安县。梁龙德三年(923)去世(《十国春秋·韩偓传》),葬葵山之麓。
  
  韩偓诗中,最有价值的是感时诗篇。它们几乎是以编年史的方式再现了唐王朝由最后痉挛以至死亡的图景。前人称许其"自辛酉迄甲戌凡十有四年,往往借自述入直、扈从、贬斥、复除,互叙朝廷播迁、奸雄篡弑,始末历然如镜,可补史传之缺"(毛晋《韩内翰别集跋语》)。作者喜欢用近体尤其是七律的形式写时事,纪事与述怀相结合,用典工切,有沉郁顿挫的风味,这些都继承了杜甫、李商隐的传统;而善于将感慨苍凉的意境寓于清丽芊绵的词章,悲而能婉,柔中带刚,则又有他个人的特色。特别是迁谪后的作品,如《故都》、《伤乱》、《春尽》、《安贫》等,情韵芳菲,笔意纵横,称得上唐代七律的殿军。多写上层政治变乱。少触及民生疾苦,是其思想局限。而艺术上也毕竟缺乏杜甫沉雄阔大的笔力和李商隐精深微妙的构思,有时不免流于平浅纤弱。《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虽局于风气,浑厚不及前人,而忠愤之气,时时溢于语外,性情既挚,风骨自遒,慷慨激昂,迥异当时靡靡之响",论评切中肯綮。
  
  韩偓的写景抒情诗构思新巧,笔触细腻。而最大的特色,还在于从景物画面中融入身世之感,即景抒情,浑涵无迹。如"岸头柳色春将尽,船背雨声天欲明"(《寄湖南从事》),"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登南神光寺塔院》),都能通过眼前实境的描绘,寄托自己迁谪流离、缅怀故国的思想感情,凄切动人。七律《惜花》写得那样悲咽沉痛,被人视作暗寓亡国之恨,不为无因。一些写景小诗如《醉著》、《野塘》、《初赴期集》、《曲江晚思》,以白描手法勾摹物象,构图明晰,设色疏淡,宛如一幅幅饱含诗意的水墨画卷。至于那首反映农村乱败景象的《自沙县抵尤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寓时事于写景之中,更有画笔与史笔相结合之妙。
  
  韩偓因《香奁集》得名,集中多抒写男女之情、风格绮丽纤巧之作,旧传五代和凝所著,托名韩偓,前人已有辨正。对这部分作品,历来评价不一。诋毁者谓之"诲淫之言"(方回《瀛奎律髓》),赏誉者又以为借言情影射时事,寄托忠君爱国之思(吴乔《围炉诗话》、震钧《香奁集发微》)。据集中自序,这些诗歌基本上作于己亥(879)、庚子(880)之前,当时诗人尚未参预政局,以之比附后来发生的史实,显属无据。其中一部分篇什如《席上有赠》、《袅娜》、《咏浴》、《屐子》,明写士大夫的狎邪生活,感情浮薄,作风轻靡。但如《绕廊》、《闻雨》、《欲去》、《天凉》诸作,抒写爱情受阻隔时的怅恨、追录、忆念、想望等心理活动,则情深语挚,委婉动人。而像《已凉》、《夜深》之类绝句,纯然借助环境景物来烘托人的情思,亦复笔意深曲,兴味隽永。
  
  韩偓诗的编集,各家著录互异。现在通行的明汲古阁刻本《韩内翰别集》1卷,附补遗1卷。另《香奁集》,专收艳体,有元刊3卷本和汲古阁刊1卷本传世。《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玉山樵人集》和《香奁集》,不分卷,按体裁分类编排。注本有清末吴汝纶评注的《韩翰林集》3卷。韩偓的著作还有《金銮密记》,今只存零星片断于《说郛》及《唐人说荟》中。此外,《香奁集》里收录长短句十余阕,经王国维辑为《香奁词》1卷,载入《唐五代二十一家词》。震钧《香奁集发微》后附《韩承旨年谱》。韩偓的事迹见《新唐书》、《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以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述较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