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权德舆(759~818)
1)  Quɑn Deyu
权德舆(759~818)
2)  Quan Deyu
权德舆
1.
Scholar-officials Acceptance of Hongzhou Zen during the Mid-Tang Dynasty——Taking Bai Juyi and Quan Deyu as an Example;
中唐文人士大夫对洪州宗的接受——以白居易、权德舆为例
2.
Looking into the Formation Causes of Quan Deyu s Poetry Styles;
权德舆诗文风格成因辨析
3.
Quan Deyu s Poetry Creation and Mazu Hongzhou Dhyana;
权德舆诗歌创作与马祖洪州禅
3)  Quan De-yu
权德舆
1.
Quan De-yu s Acceptance of Chu-sao and the Evolution of Literary Thoughts in the Middle of the Tang Dynasty;
权德舆对楚骚的接受与中唐文学思想的变迁
2.
In this thesis,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esy of Quan De-yu and Mazu-Hongzhou Zen.
本文以权德舆诗歌与马祖洪州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诗歌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分析从而深入探讨洪州禅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以求对权德舆的诗歌作一个较为深入的评述。
3.
This dissertation aimed on the art of the poesies by Quan De-yu, a poet in the middle of Tang dynasty.
本文以中唐诗人权德舆的诗歌艺术为研究对象,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切入,以三个部分展开:正文第一部分为纵向对其诗歌分期研究,注意分析其入阁前后两个时期的生活与诗歌创作的关系及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其基本方法是“知人论世”。
4)  Research into Quan De Yu
权德舆研究
5)  Quan Deyu's poems
权德舆诗文
6)  Pan Deyu
潘德舆
1.
The Influence of Pan Deyu s Poetics Attitudes on Lu Yitong s Poetry Composition;
潘德舆诗学观对鲁一同诗歌创作的影响
补充资料:权德舆(759~818)
      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权德舆仕宦显达,并以文章著称,为中唐台阁体的重要作家。《旧唐书·权德舆传》说他"于述作特盛。六经百氏,游泳渐渍,其文雅正而弘博,王侯将相洎当时名人薨殁,以铭纪为请者什八九,时人以为宗匠焉。"浑瑊、马燧等名将功臣的碑铭、行状都出自他的手笔。所作《两汉辨亡论》,谴责张禹、胡广贪图禄位而败坏两汉政治,史家以为"大指有补于世"(《新唐书·权德舆传》)。由于他没有经历过重大的政治升沉和生活变故,因而文章有儒雅的风度、恢宏的气派,但缺少深切的内涵、创新的格局。与他同时代的皇甫湜《谕业》说:"权文公之文,如朱门大第,而气势宏敞,廊庑廪厩,户牖悉周,然而不能有新规胜概,令人竦观。"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对其诗作评价颇高,称为大历以后值得"深取"之作者。并说:"权德舆之诗,却有绝似盛唐者,......或有似韦苏州、刘长卿处。"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童蒙集》10卷,又文集 50卷、《制集》 50卷。《童蒙集》、《制集》已佚。文集有清代嘉庆时朱珪刊《权载之文集》50卷,《四部丛刊》本即据此影印。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