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李汝祺(1895~1991)
1)  Li Ruqi
李汝祺(1895~1991)
2)  Ding Ruchɑng
丁汝昌(1836~1895)
3)  Lijiyong
李箕永(1895~  )
4)  LI Cang-qi
李昌祺
1.
The author of“Talk beyond Jian deng”LI Cang-qi was an officer but due to his several time removals,the officer s ups and downs changed his mentality from positive participation into passive dodge,sober understanding to the social reality .
《剪灯新话》的作者瞿佑少有诗名,但一生沉沦下僚,始终处在统治中心的边缘,就借志怪的形式来渲泄内心的郁闷;《剪灯余话》的作者李昌祺官至一方大员,然而几经遭贬,宦海的沉浮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由积极入世到消极迟避。
5)  LI Xi-qi
李锡祺
1.
Born in Zunyi,Guizhou province,LI Xi-qi loved books very much in all his life.
李锡祺,贵州遵义人,一生酷爱书籍,凡访得好的古籍版本,便多方寻购,同时还对所获古籍,细心整理,精心校勘。
6)  Li Jinghɑn
李景汉(1895~1986)
补充资料:李汝祺(1895~1991)
      中国遗传学家。1895年3月生于天津市,1991年4月4日卒于北京。1919~1923年在美国珀杜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后,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动物系的研究院,在当时动物系主任、细胞学家和实验胚胎学家E.B.威尔逊和T.H.摩尔根的指导下,从事果蝇发生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并于1926年完成《果蝇染色体结构畸变在发育上的效应》的博士论文。1926年回国后任教于上海复旦大学,翌年应聘为燕京大学生物系教授。1935~1936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修。1942~1945年任中国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45~1947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院解剖科及北京大学动物系任教并兼任过医预科主任。1948~194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生物系进修。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生物系任教;1986年退休。他的研究工作涉及胚胎学、细胞学和遗传学3个方面,60年间共发表论文达40篇。他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果蝇发生遗传的学者之一,他的论文《果蝇染色体结构畸变在发育上的效应》是这一领域的一篇早期文献;他于1985年出版的《发生遗传学》是这一领域的一部大型专著。他首先发现了不同于欧洲含2对染色体的马蛔虫而具有3对染色体的中国马蛔虫。他的研究还阐明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适应环境的特征。他在60年的教学生涯中,以诲人不倦的精神,"教而不包"的方法指导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中国的著名学者刘承钊、谈家桢、张作干、金荫昌、李肇特等都曾经跟随他学习和工作过。
  
  李汝祺1940~1941年任"北平博学会"会长;1950~1956年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1978年中国遗传学会成立,他被推选为第一任理事长兼《遗传学报》主编,在他任职的 4年间,对推动中国遗传学及遗传学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