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扬州弹词
1)  yɑngzhou tɑnci
扬州弹词
2)  Youngzhou Poetry
扬州诗词
3)  Suzhou Tanci
苏州弹词
1.
Pinghua,storytelling in a local dialect and Tanci,storytell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tringed instruments are two different genres of performing arts;Suzhou Pinghua and Suzhou Tanci are the titles of two local operas in Suzhou dialect.
苏州评话、苏州弹词是曲种称谓。
4)  Yangzhou folk words
扬州方言词语
5)  On the Elegance of Yangzhou Ditty
论扬州清曲的雅词
6)  Yangzhou [英]['jɑ:ŋ'dʒəu]  [美]['jɑŋ'dʒo]
扬州
1.
Tentative Study of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on Water in Yangzhou;
浅论做活扬州的“水”文章
2.
Study on the Rain Water Quality in Yangzhou;
扬州雨水质量分析及其利用
补充资料:扬州弹词
      以扬州方言为基础的弹词系统曲种。原名弦词。流行于江苏扬州、镇江、南京和苏北里下河一带。扬州弹词和扬州评话属于姊妹艺术,弹词形成较晚,约始于明末清初。早期为一人说唱,自弹三弦伴奏,故名"弦词"。清代中叶盛行期间,发展为双档演出,称为"对白弦词",增添了琵琶伴奏。特点是说多唱少,唱词只有叙述性的表唱,没有人物抒发情感的自唱和人物之间的对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艺人的努力,逐步增多唱词,增加了人物的自唱和对唱,在音乐曲调上也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改称为扬州弹词。
  
  扬州弹词的唱词以对偶的七字句为主,叠加的单句称为"凤点头"。音乐曲调来源于3方面:①由明代俗曲衍变而来;②吸收南北曲和地方戏曲的部分曲调加以改革;③艺人创作。曲牌有〔锁南枝〕、〔耍孩儿〕、〔三七梨花〕、〔沉水〕、〔海曲〕、〔剪剪花〕、〔南调〕等。唱词还有加演于正书之前的"开篇"。内容多是咏人叙事、写景抒情之作。说白除要求掌握一般节奏外,还有快工(又名"推宝塔")、慢工、绕口之分,其中以快工最为常用和难说。说白要求换气时不使人有停顿的感觉,须做到"书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断","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扬州早期的说书艺术家中,多有兼演评话与弦词的,如张敬轩、张捷三等对这两种艺术形式都有很高的造诣,因而两种艺术互相吸收、互相影响,共同提高。近代扬州弹词形成3支主要流派,影响最大的是由张敬轩后裔张丽夫、张幼夫和其子侄张继青、张慧侬逐步形成的"张氏弹词",擅演的书目为《珍珠塔》、《倭袍记》、《双金锭》、《落金扇》,被誉为"张家四宝"。另两派分别以周庭栋和孔庆元为代表。扬州弹词的传统书目有10多部,除张家四宝外,有影响的还有《玉蜻蜓》、《白蛇传》、《双珠凤》、《双剪发》、《大红袍》、《黄金印》、《白鹤图》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