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新绛寨里村元墓杂剧砖雕
1)  xinjiɑng zhɑilicun yuɑnmu zɑjzhuɑndiɑo
新绛寨里村元墓杂剧砖雕
2)  xinjiɑng wulingzhuɑng yuɑnmu zɑjzhuɑndiɑo
新绛吴岭庄元墓杂剧砖雕
3)  jushɑn mɑcun jindɑi duɑnshimuqu
稷山马村金代段氏墓群杂剧砖雕
4)  figurines of poetic drama of Song, Jin and Yuan Dynasties
宋-金-元杂剧雕砖
5)  yɑnshi songmu zɑju zhuɑndiɑo
偃师宋墓杂剧砖雕
6)  jishɑn huɑyu jinmu zɑju zhuɑndiɑo
稷山化峪金墓杂剧砖雕
补充资料:新绛寨里村元墓杂剧砖雕
      元代戏曲文物。1965年发现于山西省新绛县城北寨里村,元至大四年(1311)赵姓墓室南壁墓门上。现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共有 5个杂剧人物。分别雕于5块砖上,砖长30厘米,宽14厘米。模制。左起第1人,戴黑色冠子,穿圆领窄袖长衫,腰系带,着乌靴,身材修长,面容清秀,双手执芭蕉扇,亭亭玉立。第2人戴无脚幞头,穿圆领窄袖红袍,袍面前襟及肩部点缀大圆黑点,腰束白带,着乌靴,身略左侧,双手拱于胸前。第3人身材较高大,戴直脚幞头,穿圆领宽袖长袍,着乌靴,双手持笏于胸前。第4人戴垂脚幞头,穿圆领窄袖衫,腰系红带,足着长筒乌靴,口翻卷,身材矮小,浓眉深目。第5人戴黑色吏帽,穿圆领窄袖长衫,束黑带,着红裤红鞋,右手执芭蕉扇,左手撩起衣角,身略右侧,左腿后翘作步行状。这5个人物,自左至右似为装旦、装孤、末泥、副净、副末,末泥居中,反映了元杂剧末泥主演的演出体制。其中末泥、副末两种脚色造型,在西距寨里村25公里的东韩村也有出土,一模一样,说明这一带有专门烧制戏俑的作坊,可见元代早期平阳地区元杂剧繁盛之一斑。(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