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常宝堃(1922~1951)
1)  Chɑng Bɑokun
常宝堃(1922~1951)
2)  Gɑo Chengshɑn
高成山(1922~1951)
3)  Yun Bɑoshɑn
贠宝山(1930~1951)
4)  Chɑng Xiɑngyu
常香玉(1922~  )
5)  Ching Kun Yang
杨庆堃
1.
Sociological Paradigms for Studying Religion in China——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to Ching Kun Yang;
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 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
6)  Professor Zang Kuntang
臧堃堂
补充资料:常宝堃(1922~1951)
      相声演员。原籍北京,生于张家口。满族。自幼家境贫寒,3岁随父亲常连安变戏法卖艺谋生,后改习相声。幼时勤奋好学,口齿伶俐,在张家口卖艺时,取艺名"小蘑菇"。9岁在天津正式拜著名相声演员张寿臣为师,刻苦学艺,博采众长。15岁与赵佩如搭档合作,18岁组织"兄弟剧团"演出相声和笑剧。抗日战争前后,曾将他表演的《卖估衣》、《四省话》、《闹公堂》等20余段相声录制成唱片。他一生演过100余段相声,包括说、学、逗、唱各种不同类型的段子,尤以说、逗见长。表演中叙述自然、真切、生动,摹拟活灵活现,特征鲜明。他的"相"虽夸张而有生活依据,他的"声"能于变化中传达不同感情,情真意切,炽热传神。他善于借鉴话剧、京剧以及曲艺中其他曲种的表演艺术,不断创新;注重演员与观众的感情交流,并发展了捧、逗之间的关系,做到逗中有捧,捧中有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通俗晓畅、爽朗细腻、于严谨中见谐趣的表演风格。
  
  常宝堃热爱祖国,具有民族气节,日本帝国主义者占领时期,曾编演了《牙粉袋》、《打桥票》一类节目,尖锐地讽刺了反动统治者,为此曾多次遭到逮捕、毒打。天津解放前夕,反动当局曾威逼利诱兼施,要他编演讽刺中国共产党的相声。他不惧敌人的压力,毅然拒绝,并叮嘱其他艺人"千万不要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编演的新相声,如《新灯谜》、《新酒令》、《封建婚姻》、《思想改造》等,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风尚。1951年主动申请赴朝鲜慰问,任演出大队副大队长。同年4月23日在朝鲜前线牺牲,年仅29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