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古代尽民力思想
1)  Zhongguo gudɑi jinminli sixiɑng
中国古代尽民力思想
2)  Zhongguo gudɑi jindili sixiɑng
中国古代尽地力思想
3)  Zhongguo gudɑi fumin sixiɑng
中国古代富民思想
4)  ancient Chinese thinkers
中国古代思想家
1.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and debates of ancient Chinese thinkers centered on such issues as "righteousness vs.
中国古代思想家围绕义利之辩、理欲之争以及民本思想等所进行的理论探讨,包含着许多积极的成分,对于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5)  Chinese ancient ideological history
中国古代思想史
6)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leaders of ancient Chinesepeasant revolts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领袖政治思想
补充资料:中国古代尽民力思想
      中国古代关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占居主导地位,劳动和土地是财富的源泉,劳动人口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因此尽民力问题历来受到重视。尽民力思想从春秋战国开始逐渐形成体系。这个时期,中国思想界一方面仍沿袭旧有的使民尽力的观点:"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国语·鲁语上》),"其庶人力于农穑"(《左传·襄公九年》);另一方面,思想家提出了强力论和养力论,主张锐意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注意到必须爱惜劳动力。这是当时生产关系变革在经济、思想上的反映。后世历代思想家倡导尽民力说大体依循这一思想,但在具体内容上不断有所补充。
  
  强力论  强民之力,是指增强劳动者的技艺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意味着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墨翟提出"民力尽于无用"是七患之一,主张"地不可不力也"(《墨子·七患》)。商鞅从"富国""重本"出发,认为劳动力的投入方向专一于农本,才能导致"力精",从而提高生产力。
  
  有助于提高技艺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另一种作法,是分工专业化。荀况提出一则精的命题,认为"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就是说手工业化生产,分工制作,效率高,力量大,能够战胜自然、创造物质财富。墨翟则要求劳动者"各从事其所能"(《墨子·节用中》)。后魏贾思勰在总结农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如果顺应天时,估量地力,合理安排生产,便可以"用力少而成功多"。明代徐光启极力倡导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以提高农业生产力。
  
  养力论  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思想界便认识到要实现"强力"必须注意"养力",即爱惜民力,重视劳动者的利益要求,注意劳动力的使用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度,以及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墨翟针对当时战争频仍,人口伤亡和地广人稀的状况,提出早婚、节葬、非攻等保护和增加劳动力的主张。《管子》提出"量民力"原则,《牧民》篇说:"量民力,则事无不成"。《版法》篇说:"用力不可以苦","用力苦则劳"。《管子》还主张"托业于民",使劳动者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并联系租税与生产经营的改善申论民力的使用,认为租税合理和听任劳动者自行安排农事活动,劳动者将会"夜寝早起"、"为而不倦"。荀况从减轻生产者负担着眼要求君主"罕兴力役,无夺农时"(《荀子·富国》)。东汉王符进而提出"爱日",要求珍惜生产者的劳动时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